閑雅空靈 意境深遠——青年畫家張勇作品賞析
張勇
張勇,字逸然,號墨恒,醉石軒主人,山東濟南人,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美術系,受教于楊象憲,李廣平,馬立華等諸名師,著名山水畫家張寶珠先生入室弟子。現為中國楹聯書畫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山東...
佛珠渡佛緣 揭秘十方手記推崇的佛學文化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本稱“念珠”,千年傳承,讓念珠由參禪悟道的工具演變為眾生大智慧的象征。佛珠不是一般的手串,是需要我們內心向佛,有善念,并心神安定,誠以待人。有這個內因條件,我們才能...
王家訓國畫: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在中國繪畫漫長的發展史上,人物畫總是隨著時代意識的變遷呈現活躍的姿態。史前的神秘、先秦的稚拙、魏晉的清羸、盛唐的雍容,即便在式微的宋、元、明、清也出現過陳洪綬、崔子忠這樣的名士。只不過他們個性化的探求...
天風來雨 氣象恢宏——李德哲三獨觀藝術解讀
中國的繪畫并不難于外在形式的繼承,難在內在精神的貫注;并不難于守成不易的師承延續,而在于自我駕馭又不失卻桀驁不馴的自我傲骨。我們回顧傳統國畫有序的史冊篇章,不難閱讀到顛峰與低谷。顛峰令人振奮,低谷令人扼...
簡單而不單調 單純而不孤單--實力派畫家劉雍系列牡丹作品賞析
實力派畫家劉雍(資料圖)
自從專業從事書畫報道以來,筆者有幸接觸到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及他們的書畫作品,在同這些名家們交流的過程中,筆者感到無比的喜悅。這些書畫名家中,有不少是花鳥畫家,和他們交流的同時...
濃情漫筆寫家園—— 岳介中畫作欣賞
岳介中藝術簡介“,字嵩山,號老楸,別署雙桐樓主,仰峰斎主,宋代忠良岳飛第三十一世孫,山東濰坊人,從師于著名畫家孫其峰、劉國卿、劉懷勇等諸師。主攻寫意花鳥,作品在《國畫家》、《中國書畫報》、《美術報》...
張伯君工筆花鳥——百態千姿鳥語花香,三礬九染筆精墨妙
青年畫家張伯君
張伯君是畫工筆花鳥的。就中國的工筆畫而言,尤其是工筆花鳥,早在五代北宋時期就達到了高峰,成為后人難以企及的典范。但是,盡管北宋的畫家們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來許多的作品范本,但一切都如鄒...
華山李澎-傳統文化的青年守望者
李澎書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局部
文/ 曾耀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融合,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
淺談陳立德漆畫:創作與學術的契合
陳立德(1948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漆畫高研班導師,作品《皓月紅燭》獲中國當代美術史上的第一枚全國美展漆畫金牌。獨立的藝術思考與執著的藝術追求及多方學養的滋養,使陳立德...
李金澤的女書藝術世界
李金澤和她創作的女書書法作品
李金澤,自幼酷愛書畫,且受母親熏陶和嚴格訓練,不到兩歲即學習持筆寫字畫畫,上學起蒙讀書作業總是超前完成,每學期評為“書法之星”和“美術之星”。現為中國青年書法家協會會...
再讀淄硯
淄硯作品-蘭亭如意硯 常宗林治銘 譚峰治硯
淄硯者,中國傳統名硯,歷史記載:產自山東淄川縣,硯材細致,極發墨。以淄石制硯北宋已很盛行。明代余懷《硯林》載:“宋熙寧中尚淄石硯,神宗親擇其尤佳者賜司馬溫公...
李玲的畫和我的話
李玲近照
李玲沉迷于工筆花卉多年,一開始只是為打發無聊的時光、充實業余生活的一種精神寄托。而如今這么多年的堅持正應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的老話。她的畫已有了自己的面貌,并在圈內小...
韓寧寧戲文書法:跨越藝術界限 彰顯獨特風貌
成功的書法家很多,但女書家不多;成功的管理者很多,但女性管理者極少。二者兼擅的女才子中,成功地將書法藝術和京劇戲文完美融合成新藝術品,并得到書法界肯定和戲曲界好評的,則唯韓寧寧一人。
今年7月19日,由...
趙晶:細釋文人畫
青年畫家趙晶
中國畫從起源的那一天起到現當代很成熟時止,一直呈現著面貌多樣化的特點。同樣是人物、山水、花鳥題材,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修養的人所繪制的面貌都是不一樣的。究竟哪種特點為中國畫之...
解讀大美雄闊 癡迷嶗山的青年名家陳忠洲
出身書香門第的陳忠洲一生便與書畫結緣。他精于山水、花鳥、書法,是一位綜合修養較高的當代青年才俊。“至情、大美、雄魂”是畫家陳忠洲崢嶸筆墨間的真實寫照。陳忠洲為何癡迷于云涌泉奔的嶗山?他在業內得到怎樣的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