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美不勝收——香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畫家蔡豐名抽象山水淺...
香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畫家蔡豐名
極盡抽象和意象的看過蔡豐名先生的抽象山水作品之後,不禁有這樣一種感覺:宇宙奧妙無窮,愛因斯坦用力學解釋宇宙的運行規律,蔡豐名先生則用色彩表現宇宙的意念形態。愛...
"莊而逍遙,自然為美" ——莊培森八字學術理念評析
出于朋友間的信任,莊先生把他的一部書稿交到我的手里,征求意見。我認真讀完整部書稿,掩卷沉思。書稿中收錄了眾多書法藝術界名家、學者對莊氏理念的詮釋、評論和賞析的文章,閱后我深以為然。他不但提出了 "莊而逍...
筆隨心運 彩墨流香--杜君慧和他的書畫藝術
書畫家杜君慧(資料圖)
筆隨心運 彩墨流香
---杜君慧和他的書畫藝術
張春華
我和書畫家杜君慧雖然相識不久,但當我走進他的藝術世界,了解了他的藝術創作歷程、藝術觀念和藝術風格后,不禁為他豐富的閱歷、執...
當代中國山水名家、書法家曲東良藝術人生
本網訊 (特約記者 田宏霞)走進北京宋莊韓輔天100美術館采訪當代國畫山水名家,書法家曲東良先生,他生在內蒙呼倫貝爾,草原的遼闊滋養了曲先生豪放的性格,采訪如同聽故事一樣聽他講自己的藝術之路。
曲東良先生
曲東...
田迎人抽象油畫《洛口》
每一幅抽象畫的背后都有一個具體形象,正像每一個睡夢的背后都有一個現實原因。
夜晚,只是白晝的影子;白晝,才是夜晚的底片。藝術和夢境,正是一對孿生姊妹。
畫家田迎人素來喜歡中國山東,鐘情于齊魯文化,徘徊...
田迎人抽象油畫《23號》
人類偏愛這個數字——23。
畫家田迎人,迎合人類之心,為我們創作了這幀抽象油畫《23號》。
先看色彩。
我們打眼一看,粗略統計的顏色有——乳白、青綠、橙黃、緋紅、湖籃、淺灰、絳紫、深...
何建欣:翰墨宜茶兩相依
中國藝海網昆明訊: (文圖/王新)何建欣常說,藏一片好茶,讓我們與時光一起慢慢變老,靜靜品味來自歲月的味道,讓歲月帶走我們思緒的喧囂,帶走我們的浮躁,帶走我們的煩惱。留下的是一份可以感受來自一年春夏秋冬...
我心中的“吳三大”老師
已亥年春節,對我個人來說,過得十分的悲切,因為我萬分敬愛的書法導師、名貫三秦大地的書畫大家吳三大(吳培基)老師,因病在春節前去世了。
幾十年來,吳老師每逢大年初一這天,他老人家都要辦幾桌酒席,專門招...
凝心筑夢新時代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藝術家李祥珍
40年物換星移,40年歲月如歌。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
田迎人抽象油畫《伊娥》
在西方,尤其在希臘,沒有人不知道古老神話中的伊娥。就如同在中國,沒有人不知道上古傳說中的女媧。只不過伊娥是歷經磨難的神女,而女娃則是摶土造人的創始女神。
田迎人的抽象油畫《伊娥》,無論是色彩還是圖案...
郭杭建—“延展布篆”突破傳統印章模式
縱觀"篆刻藝術"發展史,關于"篆刻藝術"究竟起源于何時的討論眾說紛紜、各有說辭,雖也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周璽”時代,被廣為認同的應該是在秦漢之間。
筆者并不打算去追溯"印章與篆刻"起源的時間問題,...
郭杭建—“多維琢篆”大刀闊斧的創新嘗試
檢索了多處對"篆刻藝術"的詞語解釋,概略而言,所謂"篆刻藝術"就是:以各類古代篆體文字書寫于某種材質載體之上后經鐫刻完成的具有綜合審美價值的一種"表現藝術"。
我們看到:篆刻藝術的定義要素中并沒有特別指出...
畫隨古詩飄柳韻 詠柳畫柳柳成蔭——欒可新筆下那縷飄逸的柳絲條
【欒可新先生藝術簡歷】
欒可新,亦木居主人,男,1952年出生,山東省齊河縣人。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文化中心特聘畫師、世界名家書畫院院士、中國國際現代藝術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杏花村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國際...
王子虛 —— 一個非原創的原創藝術家
文/徐旭(著名藝術評論家)
縱觀中外藝術史,我們將會發現下面這個事實: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原創藝術不僅微乎其微,而且通常也只會在社會生活(包括生產方式、科技文明在內的)大變革的特定時間段內,或歷史進程斷裂...
畫家許少翁的黃山遺夢
作為一名書畫收藏人士,從收藏第一幅畫起,注定一生都要和書畫打交道,因為書畫是國粹,是中華文明藝術的一個縮影,讓我如癡如醉,春節期間,閑來無聊,整理自己的藏品時,突然被一卷黑乎乎的畫吸引眼球,自己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