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來:石橋書畫隨想
其四十四,古語云:人唯求舊,物唯求新。就繪畫而言如何求新,即新與風格之間,系如何相處?斯事似乎為每個畫家必遇之大難題也。夫就花鳥畫、人物畫論之,花鳥品種常變、人物姓氏更替,再加之以構圖變化,似乎不難求新。其實花鳥畫家形成個人風格亦非容易事。如何跳出古人表現藩籬?如何跳出師承手段?如何擺脫時人風氣影響?蓋形成自家獨立面貌,孓然一身面南稱雄難矣哉!余每見美協主辦之展覽,花鳥、人物畫之風格大多可辨出其模仿為哪家,痕跡鮮明;大同小異之面孔眾多,鶴立雞群者幾無。退而思之:莫非眾人皆不思進取乎?莫非拾人牙慧為快事乎?夫藝事最忌模仿他人,懶惰只能終身寄人籬下也。花鳥人物畫革新當從立意、手法入手,久而堅持,由生漸熟,由儉漸豐,堅持寂寞多年個人面貌乃成。至于山水畫最難求新,緣于其風格主要表現在相對不變之構圖、形態中,倘今日畫黃山、明日畫泰山、后日畫華山……傾畢生精力亦只是在為數山畫肖像也。倘不變對象,又易雷同。如今之白雪石先生以畫桂林山水為個人面貌特征,倘求新變易內容,風格必失;倘總畫此內容,又止步不前矣。余最欣賞賓虹翁,蓋其所圖乃山川之精神,非固定某岳某水也。是當為山水畫之表現本質特征也。如此形態隨意變而吾之筆墨形態不變,方能風格固定,面貌統一而常新矣。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劉玉來:漫談寫生對國畫創作的意義
- ·下一篇文章:丹青寫富不知足,翰墨尋貴能脫俗——觀倪殿軍牡丹作品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