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左筆書法藝術之路

李玉剛,著名左筆書法家,中國左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CCTV-品牌聚焦2015中國好品牌十大創新書法家,中國領導干部書畫院山東分院院長。多次被中國藝術頭條和水墨中國報道。
他的幼年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著名書法家伯父家里度過,多年受北大文化的熏陶,受北京大學教授大伯的影響,拜訪過中國書法泰斗歐陽中石,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王元軍,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臨摹清代江南八怪排名第一的左筆書法大家高鳳翰的作品,捕捉到了書法的靈感,他被尊稱為中國左筆書法第一人,中國左筆書法怪才。 他自創的左筆書法平安“福”和萬歲“壽”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福。他三次登上2016央視春晚,左筆潑墨向全世界華人拜年。
他苦學勤練左筆書法,博采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創出字勢雄強而多變化、妍美的蝌蚪體,大頭小尾,神靈神現,舉時無雙。他的右筆書法軟化圓潤,飽滿渾厚,左筆書法書中有畫,畫中有書,書畫同存,書畫渾然一體。
采訪他的書法藝術成功經驗時,他說:其實成功的經驗很簡單,時間+苦練。他說,好多朋友閑聊時開玩笑說,一聲霹靂,蹦出一個左筆書法家,殊不知他默默無聞苦練了二十多年,沒有出名時大家都不知道。他說,書法不是雜耍,關鍵是要有真功夫。一次他左筆臨摹字帖時,北京著名大書法家潑他涼水,說,別傻了,人類天生就是右手寫字,好多人右手都拿不起毛筆,更不用說書法,而你想左筆成才,成功概率很少,就放棄吧。他,沒有聽前輩的忠告,夏天光著肩膀,大汗淋漓,冬天裹著大衣練到凌晨。把別人喝酒品茶,打牌玩耍的時間全用在苦練書法,很多時間一天一夜不出門,他說,書法靠的是磨練,探索,最主要是,必須耐得住寂寞,別人游戲時,必須要與枯燥無味的筆墨紙硯相伴。所謂的一聲霹靂,只不過別人只看到了成功,而不知道苦練的過程。他說,他天生就是左撇子,上小學就是左撇子,后來父母硬逼改為右手,現在他又改為左手。
2015年他在北京大學燕北園的家中會見了到訪的香港著名收藏大家,著名書畫評論家噗祥云先生,噗先生說,據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年(1785),就有左筆書法作品存在,左筆書法是歷史上流傳最早的書法藝術,可以斷定,應該左筆書法藝術是歷史上最早的,比右手書法歷史要悠久。考古發現,人類最初的所謂猿類社會,聰明的猿類長者是左撇子,到現在研究調查,左撇子人的智商很高,右腦特別發達,那個時期雖然沒有文字,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記式。所以左手書法與右手書法是同類而居,中國書法藝術至今依舊分為左手和右手,其次都是所謂江湖雜耍,怪書另類。
。
噗先生說,歷代以左筆作書法者恒有之,而以左筆書法名世者不多見,自宋以來有陸元長、鄭元佑、高鳳翰,費新我、康生、莫言。按照國際評定,左筆書法作品升值潛力要遠大于他說,當年啟功老先生說過,書法分左手和右手,右手書法,比較支容易寫,而左手寫字,不要說成家,會寫硬筆字的也不過幾人。世界上左撇子名人很多,拿破侖、克林頓、奧巴馬、伊麗莎白、貝多芬、畢加索、達芬奇、愛因斯坦、牛頓、福特、福布斯、比爾蓋茨、喬布斯、卓別林、夢露、馬拉多納,這些人所處時代、背景、職業、功績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之處是他們但是左撇子寫字。

李玉剛左筆“平安福”

李玉剛左筆“萬歲壽”
當年乾隆皇帝在舉辦的“千叟宴”上,傾心為三千多位長壽老人共題一幅“壽”字。而我被李玉剛創新這個字“萬歲壽”所震驚,左筆書法潑墨民間沒有多見,此壽,筆觸圓潤、飽滿,運筆流暢而穩健,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通暢自然。既對壽字進行了變形變體的創造,又進行了巧妙的排列組合,通過復雜變化的組合形式,來表達對長者長壽、平安的祈望,“萬歲”二字本意是指長壽,而“萬歲”即是“壽”演繹的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內含“萬歲無疆”與“長生不老”兩句吉祥語。因其出自左手之筆,可稱之為“民間天下第一壽”。如今的中國漢字“壽”字,有簡、繁體兩種寫法,其繁體寫法有“夀”、“壽”。而據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壽”字,從造字鼻祖倉頡創造到現在,已經有了一萬六千種不同的寫法。從春秋時代周簡王至清宣統間二千五百余年中,歷朝歷代都有皇親國戚、朝臣名士書寫“壽”字。不同朝代、不同字跡、不同形式的“壽”字書法,構成了中國歷代書法史上的一大奇觀。而在眾多的壽字中,左筆書法家李玉剛的左筆“壽”字尤為獨特,耐人尋味,堪稱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
年邁八十五的國際收藏家噗祥云又對左筆自創平安福給予點評,并且就左筆書法創新“平安福”給予很高評價。噗祥云在點評時說,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福字是中國最古老吉祥文字。 當年康熙所書的這個“福”字,不同于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但是,李玉剛左筆書法的平安福,與康熙福字形差異很大,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左筆把“福”由平安二字合為一字書寫。而此福字左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平”字右半部是“安”的寫法,可以說是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平安”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李玉剛特別又是左筆書寫,古代就有左筆書法辟邪納安一說,我個人評價稱之為“福中有安,平安是福”之寓意。平安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平安”合一之“福”字,亦可稱其為“五福之本、萬福之源”。
采訪中得知李玉剛左筆書法平安福、萬歲壽、蝌蚪體和柳葉體已經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
。
他說,李玉剛的“左筆書法”以自創大頭小尾創蝌蚪體為常見 ! 左手寫書法,不論真草篆隸 ,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但,其 益智功效 ,不為眾知 ,實為可惜可嘆 !從實驗中得知左筆書法,可十分地有效訓練右大腦 ,促進腦力智力語言能力......其益智之功 ,實在可為書法之一大作用 !愿后來人與愛書法者 ,也就此做做嘗試 、 創新 ... 在短時間、迅速地、大量地、精確地刺激手指末梢神經,可謂開發左 、右腦潛能之最快速且最直接的一種訓練方法。
他從晉唐入手,上溯漢魏,帖碑互練,忘寢廢食。初時幼拙,不恥不問,并以“歲月如流,不斷創新”自勉。凡三十余年孜孜不倦。在書風上從早期追求的“順、熟、巧、正”一改為“逆、生、拙、奇”。達到了“巧拙互用,拙茂巧穩,逆中有順,似奇反正”的藝術效果。尤其到了青年,作書更具節奏感,抑揚頓挫,干濕自然,運筆快而不滑,遲而不滯,書雖止而勢猶未盡。喜取逆勢,若逆水行舟,奇拙互生,具有下筆隨意,章法美觀,挺拔雄健,凝煉遒勁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個人書藝風格。
2010年赴日本舉辦個人書展并獲成功,名聲大振。2012年應邀去美國觀摩西方藝術并與華裔美術書法界人進行藝術交流。對其書作的成就尤其革新精神評價甚高。他的作品廣為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所收藏,并大量刻碑以長期陳列。他是用左腕運筆而名聞遐而的當代著名書法家。
他從小愛書法用左手,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執筆亦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懸腕懸肘。一切從頭開始,從畫平堅直、點畫撇捺練起,求起筆藏鋒,運筆中鋒……。稍感自如,然后再在前入墨跡中求準繩找規矩。還是從溯二爨,龍門二十品,鄭道昭《云峰山刻石》,以及《瘞鶴銘》、《經石峪》等,行草書臨顏書《爭座位》、《祭侄稿》,又兼習章草,并留意秦漢竹、木簡,及近代楊沂孫寫的《說文部首》、等都曾揣摩臨習。 左腕運筆,勢逆筆反,與右手相較,反增添了一種奇拙的韻味。但由于運行生澀,又易產生霸悍之氣,他就專門挑選了唐玄宗《脊鳥令鳥頌》臨習,取其溫潤圓渾,以舍棄自己筆下的粗獷不羈。 無論臨碑臨帖,他主張要認真臨摹,臨其意、摹其形,最后必須“得意而忘形”,不受一家體所囿。既專工又博學,融會貫通。
他認為書法藝術并非單純的文字組合,書法的多樣化與文字的規范化是不能等同的。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因此,他不斷探索書體形式和文字內容之間的藝術統一自創蝌蚪體、平安福和萬歲壽。
2015年6月,經過中國左筆書法家協會專家評審團半年考察和評選,被聘為中國左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2015年7月26日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舉辦《墨香·別恙初心》書畫邀請展,李玉剛的作品應邀參展。
2015年8月,吉林工商聯企業商會為300個工商企業會員每人有償預訂左筆書法作品3副,接下了900副作品訂單。
2015年10月,由水墨中國名家工作室聯合北京中軒國際拍賣共同主辦的百位國畫名家精品力作拍賣會在京舉辦,其中,左筆書法家李玉剛《語錄》書法作品受到了企業、收藏家們的廣泛關注與喜愛,在經過十多輪的競價后,最終以5萬元的價格成交。
2015.9月,應中國左筆書法家協會邀約,他出版發行中國第一本左筆書法愛好者臨摹字帖,為左筆書法愛好者提供學習方便。
2015.10.25國家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審批通過在山東設立中國領導干部書畫院山東分院,中國鄉協藝術發展中心青島創作基地,中國書畫藝術家聯合會青島分會,李玉剛被特聘院長,被《華夏丹青》雜志選為封面人物。
2015.12.28,CCTV聚焦品牌欄目、華人頻道、全球好書畫網等多家聯合舉辦首屆中國好品牌2015年度十大藝術人物榜評選活動,經過網絡平臺投票,李玉剛以總票十二萬票成功入選全國十大創新書法家。
2015年11月,三次應邀參加2016央視春晚電視節目錄制,三次潑墨向全國人民拜年。
李玉剛,中國書法藝術的奇葩,中國左筆書法第一人。他的左筆書法將很快走上世界,走出國門,影響書壇。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