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荷畫家周寶麟:榮枯與共 向死而生
在采訪中,周寶麟的言談總給人樸實、敦厚的感覺,記者在聊天中得知,周寶麟父親是個老紅軍,長征時的老干部,他自幼受家中長輩教導,做人就要有長征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成長的氛圍讓周寶麟在藝術道路上多了一份堅持,課余除了畫畫,他買了字帖,也勤加練習古代各大家碑帖,對于線條的天生的悟性,他在多年的臨池不輟中也揣摩出了自己的風格,行草隸篆各有千秋。

梅蘭竹菊
油畫轉國畫
在周寶麟進入西安美院時,他的專業是油畫。在西方美學思潮的影響下,學習油畫是件很符合潮流的事情,在他的筆下,呈現最多的形象是老頭、老太太。周寶麟說,“即使畫油畫,我最想表現的還是中國的傳統,老頭、老太太在中國的社會中生活了幾十年,民族性是什么,在他們身上能最好的體現出來,社會變遷、風土人情在他們身上有著最為本質的表現,他們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里都藏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