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山,當代小青綠山水畫代表者
青綠山水畫是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

大青綠山水作品代表《千里江山圖》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云南茶山印象》
在中國畫兩千多年的文化演變過程中,青綠山水畫曾擁有過自己的輝煌和衰敗,但作為文化審美的獨立品種,它始終延續著其獨有的文化個性,并在逆境中獨善其身,為這一民族藝術延續了一縷不息的香火。青綠山水畫自其晉濫觴起,就以青綠為主色,那是大自然的本色,是先民對自然環境的認知,也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審美取向。創作青綠山水畫的過程是艱難的,清代王翚說: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余于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
宋元以后青綠山水畫逐漸式微,到了20世紀80年代傳統回歸,使青綠山水重新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青綠山水畫展比較少,一般水墨山水比較多。特別是最近十年,經過美術界的提倡,很高興看到這些從二三十歲開始畫青綠山水到現在處于創作黃金年齡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已趨于成熟,他們的聯合展覽,使人們看到他們的作品不是復古,而是都有時代感,富有新意與創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當代小青綠山水名家愛新覺羅·溥山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月掛樹枝頭,相約黃昏后》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松壑聽泉》
愛新覺羅·溥山,師從中國書畫研究院著名山水畫家龍瑞及山水畫家李問漢、胡正昆老師。苦練山水技法,磨劍經年,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終有所成。曾多次在人民日報,中山日報發表多幅作品,并獲得重要獎項。其作品被:釣魚臺國賓館、玉泉山、軍事博物館、友誼賓館,都有部分作品被收藏懸掛,其中鳥巢第四貴賓廳還特別收藏了溥山作品《源遠流長》。還有一些畫作被海內外華人收藏。

愛新覺羅·溥山
愛新覺羅·溥山對青綠山水畫的創作和探索,正是在畫界躁動無序狀態下悄然深入的。他力求作品在“師古人”與“師造化”中既精于水墨,又工于青綠和金碧山水,既能以精密的方式表現秀美的風格,也能用自由奔放的筆墨表現宏壯的氣勢。溥山的畫作是在追求色與墨、點與線、勾勒與皴染的變化和統一,追求密集中的和諧與適度,追求意境的含蓄與深邃美。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水準。他的畫,行筆于秀潤縝密之中,透出瀟灑清逸和渾厚華滋的韻度,作品意境郁勃幽邃,妙到自然。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秋亭煙樹圖》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溥山從自然出發汲從自然出發汲取美的信息,將真山真水真性情綜合取舍,于筆端閱讀宇宙間山山水水這篇宏大的錦繡文章。生活于高速發達的現代,高樓林立、鋼筋水泥等富含現代化氣息的“作品”充斥眼球,讓人厭煩。而溥山山水國畫中的那種秀美與獨特意境,將主觀情感與客觀事物恰到好處的融合為一體,給人渴望與無限向往。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云臺古塔》

愛新覺羅·溥山小青綠山水作品《玄云秋亭圖》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