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脈絡,從書法繪畫到著書立說,鮮有女性的一席之地,當然,更多的是由于當時的社會文化形態所導致的現象。雖然這種局面無法因社會的進步而得以根本性扭轉,但是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古典文化的層面,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發揮著其力能扛鼎的角色,江蘇女畫家聶麗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燦若桃花我自開
頌詩品茶,繪畫書法,這是江蘇女畫家聶麗一直堅守的生活方式;獨守靜池,醉心墨香,這是聶麗在古典藝術的探尋之路中秉承的生活哲學。
“不必總是掙錢,可以裝作悠閑。春風浩蕩時候,天天與花纏綿。”
很難想象,在當下物欲橫流和浮躁喧囂的社會,這位潛心于書畫藝術的85后女畫家聶麗能有如此胸襟和感悟。娓娓道來之時,你會感覺到她對書畫藝術的執著與癡迷;言談舉止之間,仿佛攜著燦若桃花從唐宋文明穿越而來。
或許,你會覺得她格格不入,無法與當今的主流社會相契合;或許,你會認為她難以揣摩,很難相信這位85后女畫家會有如此淡然的心態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但是,當你真正的與她交流時就會發現,之所以難以揣摩,是因為她本無功利之心;之所以格格不入,是因為她在醉心于書畫的探究而心無旁騖。
她就是這樣一位有著信仰帶著禪意從唐詩宋詞里穿越過來的古典而又靚麗的山水畫家。聶麗從來不問浮名,從來不計得失,悠然綻放如春水靜蓮,燦漫風華比桃花吐蕊。

品茗潑墨染煙霞
聶麗每天的生活模式很簡約,在普通人看來可以用“枯燥”來形容:一盞香茗,一卷字帖,一疊畫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近乎于單調的生活節奏一步一步地將聶麗推向藝術的殿堂,并日益精進。
“一位優秀的畫家必須也是出色的書家,”這是聶麗多年來從無數書畫大家的作品和藝術大師的交流中悟出的心得體會,“書法的筆法線條對于繪畫功力的表現至關重要。”
透過她的山水畫,你不僅能感受到靜水漁船、樓臺軒榭、田垅人家的生活氣息,還有朝云出岫、高山流水、層林盡染的自然景觀,各種畫作,不同手法,或視覺張力呼之欲出,或氛圍營造為人稱道。這些厚重遒勁扎實的表現筆法,都來源于她長期的書法功底。
在繪畫藝術上,她善于造景、善于鋪墊,注重細節皴法、投影比列,遠中近景的銜接搭配。運用傳統的高遠法表現形式,摻雜以現代構圖筆法,使整個畫面既顯得蒼巖高峻聳峙,又有群山俯瞰的壯美遼闊感,遠處層崖疊起,使畫面層次既分明又豐富,產生出“千巖萬壑奔眼底”的視覺沖擊力。整幅畫筆墨線條,錯雜有致;皴擦點染,疏密有度。更兼曲橋懸泉、崖樹山房布排各得其所,動靜相宜,濃淡得體,近景細密,遠圖粗獷,筆力遠浸,妙趣橫生,展現出畫家不凡的繪畫理論和技法。




小巷竹樓醉墨香
什么樣的心境就會演繹出什么樣的藝術作品。
聶麗具備文人特有的清麗脫俗和灑脫淡然的氣質,她亦茶、亦禪、亦道的秉性與自己所執著的書畫道路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小巷竹樓醉墨香,這是聶麗內心深處憧憬的居所。
正是基于她內心的渴求與向往,聶麗喜歡走進大自然去寫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深山古寺,不僅用筆描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更是用心聆聽世界萬千給予她的藝術真諦,感受來自其內心噴薄而出的繪畫靈感。﹙趙京林﹚
聶麗簡介:
筆名墨玉,1986年生于江蘇徐州。自幼酷愛繪畫,大學期間曾得到汪平老師親授,后師從著名彩墨山水大家楊陽老師。汲取古典山水,疏密有致,簡約有神;彩墨山水線條流暢,氣墨靈通;渾厚灑脫,自然天成。其作品多次參展、入展國內大賽,并被多地專業畫館收藏。
現為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會員、安徽中山畫院徐州分院常務理事、中國書藝協會會員、副秘書長,中國書畫院江蘇分院特聘院士、江蘇省十大杰出女書畫家、徐州市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新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