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百虎圖》——華占英、張廣杰《百虎圖》賞析
如果你習慣于山中虎威、林中虎嘯、崖上虎躍的畫面,那么,沒有山林背景的一百只虎,將構成怎樣的一幅長卷?
如果你不能想象沒有山水背景的百虎眾生相,那么,一百只虎的形態、神態、姿態、狀態,將是怎樣的異彩紛呈?
華占英、張廣杰創作的巨幅長卷《百虎圖》,會讓你眼睛一亮:一幅百獸之王的生活情趣圖,以行云流水般地節奏與氣韻,徐徐展開,從容而自然。
這是由一百只栩栩如生的老虎與王君先生的題詩構成的巨幅畫卷,高1.2米,長達30米。
華占英、張廣杰創作的巨幅長卷《百虎圖》
展開畫卷,王君先生的題詩入心入畫,入情入景:“望山更不須平地,入林何須畏棘枝,畫出虎情兼虎志,戌年拯月寫寅時”。詩言志,詩也說事;詩感懷,詩也表意。王君先生的題畫詩,既是賞析《百虎圖》的真感情,也是品味《百虎圖》的畫外音。一句“望山更不須平地,入林何須畏棘枝”,豪氣凜然,道出了《百虎圖》的宏闊空間。雖然畫面并無山景山影,卻讓人看到了山;以天地為山,這是何等的畫境氣概!雖然畫中并無一草一木,卻看到了虎踞深山、騰躍棘枝的無畏;以意蘊為林,大千世界無“虎”不容!

《百虎圖》局部
與存世的《百虎圖》相比,這幅兼工帶寫的《百虎圖》畫面上沒有任何背景,只有一百只目光炯炯的老虎,神情百種,形態百樣,神采兼具。在沒有塵世紛擾的空間,在擁有悠然自得的環境,虎的生活世界有多奇妙?華占英、張廣杰蹊徑別出,飽含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精煉其純情,以細膩的工筆和溫馨的畫意,賦予百獸之王以人文的神韻,畫其閑情,如百虎嬉戲圖;畫其逸致,如愜意占南山;畫其諧趣,如頑童般讓人動容憐愛。雖然威風凜凜卻不拒人之外;雖然霸氣獨尊卻又從容溫和。一幅百虎閑情逸致圖,為百家虎畫辟開了一道新景觀。

《百虎圖》局部
滿懷友善的期許去看虎、畫虎,虎虎有情,動靜有心。在畫家的心里,筆下不是威猛的老虎,而是一個個靈性的“山君”,正如題跋所道:“獸長雖非議,山君只異名。只緣威武格,不被世人欺”。心中虎有情,筆下虎生威。人說虎毒不食子。豈止不食子,畫面上虎媽媽們護子、愛子、溺子、疼子的種種景象,讓我們感嘆不已:原來虎的生態世界也有那么動心的溫情,那么偉大的真愛!那些虎,有多少人性的慰籍、精神的幻化?一臉王道,一臉霸氣,一臉悠然,一臉獨尊,一臉溺愛,一臉彷徨,寫在面容上的滄桑,隱隱約約;留在雙眼里的憂傷,恍恍惚惚,不是歲月的消逝,而是躲在心底改變著容貌。
藝術創作一定是把個人經歷、個人思想、個人命運和社會發展進步聯系在一起的,從而表現具有深刻思想內容的題材,形成具有個性特色的藝術風格。如果我說張廣杰、華占英創作《百虎圖》是出自于平民化的視角,那么,關注現實的這種當代意識卻是難能可貴的。著眼當代現實,善于借助當代人、當代事、當代物、當代景來表現表達現實中的新景觀、新趨向、新標志、新氣象、新生活、新影響、新寄托、新期盼、新愿望,無疑是值得稱道的。

《百虎圖》局部
中國傳統文化理所當然地賦予書畫藝術作品一種特定含義。無論是物或數,還是形或意,無論是墨或工,還是氣或韻,不僅凝聚著書畫家的心血、智慧和才能,還蘊涵著中國文化的精神境界。虎是代表吉祥和平安的瑞獸,是威武和權力的象征,力量和榮耀的尊崇,是鎮宅、辟邪、避災、通運、納財的吉祥物。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數字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意含,而《百虎圖》中的“百”,又含有大或無窮的意思,數字的哲學意涵化作書畫家的情感表達,把祝福、恭賀的良好愿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致的狀態。“虎”與福諧音,取其福的寓意,在賞析畫作時百只老虎迎面而來,又何嘗不是一幅迎“福”圖呢!
無論文學還是繪畫,瞬間的精彩都是藝術表達的美麗。把美的瞬間通過畫筆展現出來,瞬間的美成為永恒。畫面上,虎的構圖、造型、色彩都是那樣理所當然,或結對,或成群,或扎堆,或抱團,或行走,或懶睡,或嬉戲,或打斗,或窺視,或怒嘯,每只虎有每只虎的動態。繪畫語言承載精神,也傳達精神。在華占英、張廣杰筆下,虎的陽剛威烈,神武英姿,呼之欲出;所向無敵的氣概,雄風豪氣的秉賦,給人以奮發向上、斗志昂揚的精神鼓舞。
“不被世人欺”的百獸之王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狀態?超脫于塵世紛擾的叢林之王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活世界?畫家竭盡筆墨功力,苦盡藝術智慧,融進自己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真情實感,描繪出一幅寓意深刻的百虎閑情逸致圖,既蘊含著對當下社會倫理道德的教化,也是畫家心靈情緒的宣泄。活躍在長卷上的那些虎,或長或幼,或靜或動,或猛或憨,或怒或嬉,或趣或威,只只光彩奪目,個個諧趣不盡。虎的王者風范,虎的威猛雄姿,虎的霸氣祥瑞,虎的憨態趣樣,栩栩如生,寫照出百虎成群的瞬間生活世界,展示了藝術想象中的一道美麗風景。
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老虎的形態好畫,老虎的神韻卻難,難在虎的一舉一動、一怒一威、一嘯一躍、一憨一視、一臥一戲中,彰現出虎威,體現出虎氣,展現出虎貌,表現出虎魂,傳達出一種精神。張廣杰、華占英以精熟的繪畫語言,通過《百虎圖》表現出超越繪畫作品的情志、意趣、心靈的揮灑。在立意布局、風格技法、主題內容、筆墨情趣以致題跋書寫等等,都是精致的精品之作。精品無一不是畫家的用心之作,真切地體現出畫家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水平。這幅1994年初在北京落筆的《百虎圖》,整整畫了半年多時間。整幅畫卷中,百虎爭彩,神韻生動,每只虎有每只虎的不同形態。在這不同中,創新蘊含著深厚的哲學理念。繪畫藝術的創新內涵,正是在不經意的平凡事物中貫穿著深意的思想。不同的虎形虎態、虎情虎景,述說著虎的精神氣質。
畫虎不難,難的是百虎集一卷;畫百虎不難,難的是百虎無背景。沒有峰巒疊石,沒有林原松月,畫面上只有一只又一只的虎,怎么擺脫堆砌的困擾,怎么消除拼湊的感覺,怎樣畫出百虎百態,怎樣化解審美疲勞?畫家抓住一個“動”字貫穿全畫,讓百虎在“動”中成畫,畫中百虎無一不“動”。一個“動”讓百虎的畫面神采飛揚,氣韻靈動,營造出百虎“秀美”的鮮活情趣,描繪出百虎納福的溫馨吉祥!
沒有什么比超脫于塵世的藝術境界更高。華占英、張廣杰先生是實力派畫家,憑著深厚的繪畫功底,精妙的藝術構思,嫻熟的筆墨技法,獨特的謀篇布局,在《百虎圖》中描繪出自由想象的空間。胸中成虎,才有筆下“動”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無論看那個角度的虎,只只都有自己的行為樂趣:有的母子相擁,有的玩伴相戲,有的警覺異常,有的騰躍盡歡,有的持強爭霸,有的怒目咆哮,有的怯意而去,有的兇猛而來,筆下的虎意蘊深厚,不僅是吉祥、威武和榮耀的象征,更有民族偉大騰飛、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內涵。

《百虎圖》
繪畫精品都會留下時代的烙印。就畫家而言,不同時代也有著不同的代表,而不同時代的畫作也有不同的審美取向,無論是立意布局,還是風格氣韻,無論是構圖技法,還是墨色用筆,都在彰顯畫家的藝術素養、人格性情和所處時代的特殊性。華占英、張廣杰筆下創作的《百虎圖》,虎與虎的空間處理、神態寫照、形象造型,極具張力和悠遠的意境,給人以無窮的遐想空間,可謂翰逸神飛,達到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化境。
虎歷來為文人墨客喜愛尊崇的題材,為歷代畫家潑墨研究的課題。但以單一題材為主體的宏大巨卷,卻容易造成拼湊、堆砌的審美疲勞,無論是謀篇還是構圖,無論是氣勢營造還是意境表達,都蘊含著畫家的藝術功力、人格修為、審美情趣、創作心境。華占英、張廣杰筆下的《百虎圖》沒有讓人們失望,構圖跌宕起伏,首尾遙相呼應,畫面節奏舒展。畫家以意運筆,于無畫處求意境,在神似中求形似。心中無虎,哪有如此神來之筆?意中無威,何有如此虎虎生氣!都在說藝術是人格修養的再現。在書畫界逐名追利的浮躁風盛中,有一種賊喊捉賊的感覺。賊無所謂,痛的是苦了那些純粹真誠的藝術家,不僅藝術的品格受到了褻瀆,而且真品的藝術追求受到了侮辱。像《百虎圖》這樣的創作,沒有執著的抱負,沒有純粹的心境,沒有藝術的才智,哪能做到整幅畫卷的筆法都如此細膩而爐火純青,哪能這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虎的王者霸氣與力量!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