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自然 平淡清和 | 繆宏波的寫意人生訪談

藝術家 繆宏波

繆宏波,春信枝頭,41cmx41cm,2016年
導讀: 直言比較幸運,是繆宏波一直惦念于心的感恩。幼齡習畫,便已得閔學林、徐家昌、沈岳等名師親授,于基本功、理法規律的積累、精神格調的提升自是勝人一籌。后在名師林立的中國美院國畫系,從宋人工筆、元人筆墨、明清沒骨與小寫意,再到歷代大寫意,繆宏波注重“先師古人,終師造化”之心,在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陸維釗、陸抑非等先生精心開辟的新浙派花鳥畫體系中,努力探索寫意花鳥的平淡清和,墨色并蓄,工整細膩,承襲傳統而不拘于傳統、學古而不泥古的作品風貌,尋找到了適合自己性情的筆墨語言。

繆宏波,薄暮斜陽,41cmx41cm,2014年
藝術倉:繆老師您好,您出生在杭州,溫婉秀麗的杭州和您的繪畫啟蒙有著怎樣的關聯?兒時學畫的經歷又如何?
繆宏波:我1973年11月14日出生于杭州,祖籍溫州蒼南縣。父親是一個公務員,喜歡結交書畫的朋友,母親是一名工人,后來到杭州文物商店工作,還有個很照顧我的姐姐。當時,我們的家在湖濱一公園附近,離浙江美術學院千米之內,家人都希望我學畫畫,將來能到那里去學習。小學二年級時,父母擔心我太調皮,在父親好友周文清先生的推薦下,每逢雙休日到杭州市業余美術學校學習書畫。當時有許多美院的老師課余時到那里教書,所以有像:何加林、張谷旻、仁量、林海鐘、陳磊這樣的當代藝壇驕子都曾在那里學習過。小學五年級我正式跟隨閔學林先生學習寫意花鳥畫,父母十分高興,母親從不多的家用中拿出一筆錢為我買了“紅星”紙、“李福壽”筆、“胡開文”墨……。我也很用功,不輸給同班的哥哥、姐姐們。后來,同樣在這所學校我還得到徐家昌先生、沈岳先生的親授,現在想想都感到幸福。

繆宏波,禪想一枝,33cmx33cm,2014年

繆宏波,大壽碩果,33cmx33cm,2014年
藝術倉:聽說您比較順利地考上美院,在您的大學期間,哪些老師讓您印象深刻?美院的學習生活,讓您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
繆宏波:優越的書畫啟蒙讓我方向明確,在閔學林先生的規劃指點下,我1992年以應屆高中畢業生順利考入浙江美術學院(大學三年級時改名為“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專業,當時的國畫系主任是吳山明先生、副主任是李子侯先生、書記是程寶泓先生,班主任是盧坤峰先生……。因為兩年只招4至5名學生,花鳥專業很難考,我十分珍惜,于是懷著虔誠、懷著感恩拼命學習,其實“天賦才氣”雖說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默默地基本功訓練與詩、書、畫、印的全面修養,所以需要的是每天十二小時以上的學習。
進入美院后,教過我的老師有許多,都是大腕:如盧坤峰、章培筠、童中燾、馬其寬、徐家昌、閔學林、田源、彭小沖等等。盧先生的學術思路指向明確,宋元入手,要求筆精墨妙;童先生學養豐厚,諄諄教誨,要求筆墨到位;章先生寬厚仁愛、淡泊名利,要求工筆畫精準細膩而不俗;馬先生后來三四年級是我們的班主任,海派一脈經他指點就了然于心;徐先生溫文爾雅、又兼顧工寫,善于發掘學生優勢所長;閔先生一如既往地將他的生活感受融于繪畫創作,要求厚積薄發;田先生性情率真,意筆寫生別具風貌;彭先生英俊瀟灑,畫如其人,一意直入人心。還有許多好老師都對我繪畫基礎學習有許許多多的幫助,感恩呀!
90年代初期,很多美院的老師們都住在學校或學校附近,雖然居住條件艱苦,但許多經典之作誕生于那些小屋里。學生們就近水樓臺,可以時常請教并獲指正與示范,他們背負著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我們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小孩一樣對待,力求將最純正的筆墨、傳統的語言通過示范傳承給我們,有時為我們著急,怕我們走彎路。還記得章培筠先生將自己的精品和收集的各類資料無私地借給我臨摹;還記得童中燾先生星期六來我們教室示范沈周給我觀摩,就怕我不得其法;還記得晚自修后,肚子餓了到田源、彭小沖先生家里“偷”飯吃。這些我都印象深刻,也是我后來“做人”的榜樣,此即是“明燈”。

繆宏波,動人春色,41cmx41cm,2014年,紙本

繆宏波,江畔雙棲,41cmx41cm,2016年

繆宏波,秋庭獨步,41cmx41cm,2016年
藝術倉: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不僅要求畫者有很強的表現技法,更重視畫者的內在修為,對此您怎樣理解?您的作品,既傳承了新浙派花鳥畫的寫意,又很善于用色,將色當墨來用,讓我們可以在畫中感受到鮮活而盎然的意韻之美,您如何想到要這樣來表現?
繆宏波: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的綜合學養,但這是當代許多藝術家的一個“夢”,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人實在屈指可數。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訊設備等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清淺了親人、朋友間的系念和情感。再也沒有古人如: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未至而返的名士瀟灑自適和性情豪放,設想一下王子猷因為想念一個姓戴的朋友,就不顧雪夜寒冷,乘興去訪。但到了人家門口,卻不敲門進去,理由卻是“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這不就是古代文人的一種情懷,現代人實在無法仿效。又如唐代邊塞詩中所體現出來的愛人、兄弟骨肉之間的生離死別,才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句子。更不用舉蘇東坡等文豪們的例子了。所以現代人生活條件優越,一生大多波瀾不驚,與其詩中只有平仄,還不如習古詩更入情入景,借詩句激發藝術想象力去創作更多好作品。書法則是“書畫同源”的真諦,終身不能繞過。篆刻則是“空間處理”的玄妙,其中學問頗深。其實我個人認為繪畫發展的留存空間還是最大的,當然詩、書、畫、印“誰為誰服務”的彼此位置還是十分重要的。
新浙派花鳥畫體系是在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陸維釗、陸抑非等諸位老先生努力下,在美院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補充一下,林風眠先生則是另一體系,暫且不展開。這個教學體系對宋人的工筆花鳥、明清的沒骨和小寫意、宋以來的大寫意都有所涉及,如何有側重的學習需要我們仔細思考。我現在的思考和努力方向是寫意花鳥畫的法門,嘗試在圖式上放棄一些“海派”“新浙派”的印跡,結合自然物狀的生機和筆墨性情,求靈動中見厚重,工整中現灑脫,輔之以適度的現代構圖,不為物象所役,將自己求靜的審美觀念滲透至畫中。在設色方面進行了小小的嘗試并借用水滲化,希望有新鮮感。

繆宏波,碧塢小景,34cm×24cm,2016年

繆宏波,浦江嵩溪寫生,24cmx34cm,2016年
藝術倉:如果用西方的哲學來解釋中國的傳統繪畫很難,您認為西方繪畫對于中國畫創作而言,借鑒之處在哪里?
繆宏波:85美術新思潮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影響巨大,西方的藝術思潮無處不在地滲透到我們的中國畫創作中,但中國畫創作更多的借以中國傳統古典哲學為主線。對我而言,我借鑒西方的是色彩的運用。

繆宏波,松陽官嶺村寫生之一,34cmx24cm,2015年
藝術倉:你出過很多關于繪畫技法的專著,也在高校有兼職授課,而且目前勝任的工作比較多,忙碌的工作節奏對于藝術家而言應該是一種痛苦而非快樂,您平時又如何平衡這些?
繆宏波:我寫過十七本關于中國畫的技法書并在多所高校教書,其目的是一致的,我試圖將我所學到的許多傳統技法傳承給大家,它是一種相對客觀的還原,比如白描花卉寫生這樣的基礎課目。
現在要負責杭州畫院和杭州市美協的一些日常工作事務,這些需要認真面對,并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尤其是美協的工作,比如面對眾多會員的咨詢電話,即使再忙,都必須要耐心應答。不過這樣也好,使我越忙就越渴望畫畫,堅持每天動筆,并在日常繁瑣的工作中把握好各種關系。經歷的事越多,對人生的認識越明晰,這些人生的閱歷和感悟對畫畫也有幫助。工作是責任,畫畫是自己生命中重要部分,關鍵還是合理安排好時間。

繆宏波,松陽梨樹下村寫生,24cmx34cm,2016年

繆宏波,香菇棚,34cmx24cm,2015年
藝術倉:從您的資料來看,你策劃并操作過許多大型的展覽,有些獲得過文化部的嘉獎。這些年杭州的藝術氛圍活躍,大小展覽不斷,如何才能辦好更多更具價值的展覽呢?
繆宏波:您夸獎了,的確我們組織辦好了“錢塘自古繁華——全國著名畫家畫杭州”、“新杭州——三江兩岸油畫名家精品展”、“運河春秋——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等一系列有良好社會美譽的活動。我個人認為“杭州”是一個永恒的題材,杭州的文化單位就要做好杭州的事,辦好關于杭州的各類藝術展,希望有更多描繪家鄉的佳作問世。

繆宏波,花開見佛,33cmx33cm,2014年

繆宏波,花氣襲人,41cmx41cm,2016年
藝術倉:您目前創作重點在哪里?以后會向哪些方向去延伸?
繆宏波:目前我的工作狀態使創作的時間不夠,多是小幅的花鳥畫和寫生山水,我現階段的審美也只能到達某個層次,所以我就畫我現在能領悟的東西,也許將來隨著我審美的提高,我會追求另外境界的東西。2015年來,我又讀了中國美院彭小沖老師的訪問學者,想借更多理論上的東西指導我今后深層次的創作,我始終認為藝術作品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在傳統中汲取各家之長處,在大自然中領悟一些東西,在生活中尋找美好的事物并隨著時間靜靜流淌而出。
其實我在工筆重彩方面有很多想法,也創作過幾件滿意的作品,但最近因為個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沒有展開,今后一段時間,我會沉淀下來,擠出時間多畫工筆重彩一路作品。

繆宏波,歡喜清靜,41cmx41cm2014,紙本

繆宏波,事事如意,33cmx33cm,2014年
藝術倉:您說過,繪畫是您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于生活與藝術有什么體會?關鍵詞是什么?
繆宏波:人生當然沒有盡善盡美,很多苦惱也往往是在各種矛盾中不斷產生。我的處世哲學是“離苦得樂”,我希望離開痛苦得到快樂,其實還有一個同義詞是“苦中作樂”,就是想盡辦法從一件痛苦的事情上尋找快樂的根源。很多時候,對待同一件事情,你換另一種角度去思考,或者就會高興起來。
繪畫的關鍵詞是“真如即是”啰!結合自己的個性特質與對筆墨的認知,從大自然中尋找繪畫的靈感,去寫意造境,將色彩的綺麗、水墨的氤氳、工筆的縝密、寫意的大氣完美融合的表達出來。

繆宏波,香澄煙外,41cmx41cm,2014年,紙本

繆宏波,見素抱樸33cmx33cm,2014年
6月29日,繆宏波的20周年藝術回顧展將登陸恒廬美術館,展覽也特名為“真如即是”。 “真如”就是本來的面目,做真正的自,對待藝術創作也是如此。在完成了對本我的再認識后,繆宏波的花鳥寫意亦已完成了明顯地歸整和跨越,轉向筆墨的寫意造境。并從大自然中尋找繪畫的靈感,結合個性特性與筆墨特性,將色彩的綺麗、水墨的氤氳,工筆的縝密絢麗,及作者的感情自由地融合表達,使近期的作品呈現出既富艷工麗,亦韻厚灑脫的風貌。我們相信,于傳承之上,他將走得更好更遠。


1973年生于杭州,祖籍浙江溫州蒼南。199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專業,現為杭州畫院副院長,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理事,杭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浙江大學藝術學院(系)客座教授。
主要藝術經歷
1992—1996年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專業學習。
1996年至今在杭州畫院從事繪畫創作。
1997年作品《芬芳》入選浙江省美術界慶祝香港回歸百花畫展。
1998年作品《西北行•紅高梁》獲全國寫生展佳作獎。
1999年作品《向春風》入選浙江省第四屆花鳥畫展。
1999年作品《油菜花》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浙江省美展。
1999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
2002年作品《夢蝶》入選紀念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2年作品《和美》入選浙江省第五屆花鳥畫展。
2002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
2003年作品《庭院深深》入選浙江省第三屆青年美展。
2006年作品《滿隴桂雨》入選浙江省第七屆花鳥畫展。
2006年作品《塘棲小景》被杭州市政府收藏。
2007年作品《紅梅》入選“潮涌浙江 繁花似錦”浙江省美術作品展。
2009年作品《春正濃》入選浙江省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
2014年作品《墨戰》入選浙江省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
2015年—2016年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訪問學者。
2000年至今出版各類中國畫專著18冊。
2016年6月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