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 文氣斐然——淺談王家訓人物畫作的時代意義
以其畫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來看,王家訓先生不刻板復制傳統人物的造型樣式,也不照搬西方素描的創作方法,而是在傳統國畫人物創作的基礎上,賦予自己的思想,在夸張變形中呈現出了如當代漫畫人物式的筆墨樣式。線條勾勒曲變、墨塊暈染鋪陳上往往可見其國畫筆墨的功力,但在線條、墨塊的組合上,在造型技巧上又呈現出夸張、奇妙、詼諧、幽默的現代感,給觀者以介乎“古于今、中與西、雅與俗”之間的視覺感觸。
而從其人物畫作的內質與境界來看,王家訓先生以敘述的形式展開作品的構思,充分展現了傳統美學瀟灑、野逸、詼諧、高雅的審美精神,其體現的重點在“情趣”二字。以其《習性各異》這幅畫作來分析,畫面中一只刁貓嘴銜一魚倉皇而去;一童子匆忙中丟下手中書本,雙手呈前撲之勢欲捕其貓;另一童子手執竹枝驅趕堵擋。畫中“情趣”躍然紙上,令人噴飯而笑,但大笑之后又往往引人深思,貓偷魚而食乃貓之習性也,人有無呼?再以《曾經風塵多妙思》為例而論,畫中父子三人風雨而歸,行走中還似在進行著激烈的交談,蓑衣斗笠肩上漁網、魚簍表明了其身份為漁夫。畫家以風雨中歸來的漁夫父子比喻人生風雨多艱,但此中有藏著諸多奇思妙想的故事。有此觀之,王家訓先生在人物的塑造上賦予了其不同的文化內涵,從而在文化和精神上提煉了人物氣質,賦予作品高古的格調。
王家訓先生的作品在人物畫創作上,還不只是單純的、直白的展現人物,而是通過環境的襯托,情景的構成塑造人物的形象。每每將人物放置于恰當的環境中,通過其生活、勞動甚至游戲的環境將畫作主題推向高潮。譬如《讀罷傳書意染心頭》這幅作品,精致的書房擺設,書架、盆栽及其文房四寶,將主人公放置于優雅的文化環境中,這樣玲瓏小巧的環境,卻承載了畫家的整個精神世界。還如《浮云卷書青天闊 正是閑人老故事》這幅作品,茶爐、藤椅、遠山、古木等組成“雅集閑談”的環境,畫中組合人物眾多,其個性體現的極其分明,但都圍繞著“老故事”的主題鋪陳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