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陶瓷藝術市場七大特征
另據中國陶瓷油畫藝術院負責人徐堂介紹,因陶瓷材質平整光滑便于創作,可保存時間又非常長久,色彩豐富逼真,因此,陶瓷油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六、當代陶瓷成為企業及官員投資新寵
據景德鎮市陶瓷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曹新民透露,他今年在山西、北京、河北等地考察時,發現民營企業家進入陶瓷收藏投資領域的人數越來越多。
而一位不愿署名且也是陶瓷藝術收藏者的中央企業老總向筆者證實了這一觀點。由于他身處瓷都景德鎮,因公務需要經常與一些藝術家、藝術機構打交道,為此,經常接到外地的政府官員同學、老鄉以及企業家朋友打來的電話,請求他代為購藏藝術陶瓷,2013年這種情況尤為突出。
對于企業及政府官員熱衷于陶瓷藝術品投資和收藏的這種現象,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西沐認為,在貨幣超發及通貨澎脹高預期下,陶瓷藝術品必然成為財富人群資產保值與增值的主要工具。此外,陶瓷藝術品對于拓展文化產業、合理避稅,以及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塑造企業形象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顯然,在房地產受到宏觀調控,股市上竄下跳,其他投資品種稀少的當代中國,陶瓷藝術品已成為民營企業及政府官員2013年的投資收藏新寵,預計2014年仍將加速這種趨勢。
七、陶藝媒體、陶瓷評論欣欣向榮
除景德鎮地區主辦的十幾家當代陶瓷藝術類媒體外,2013年,外埠媒體也有加速進入陶瓷藝術媒體的趨勢。
如全國著名的綜合類門戶網站——新浪網于2013年10月份開通了“江西陶瓷”頻道,把辦公地點選在景德鎮,零距離對接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全國著名的藝術類門戶網站——雅昌藝術網也于2013年開通了“江西站”,重點關注當代藝術陶瓷,并也把辦公地點選在景德鎮;此外,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中國文化報開辟了《名瓷市場》專刊;據悉,由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藝術報也將開辟藝術陶瓷專刊,給本已火熱的藝術媒體再添一把“火”。
與此同時,作為藝術媒體的主要“填充物”——陶瓷評論,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論權威性,當屬中國文化報——《名瓷市場》專刊,近年來發表的《“名作”比“名號”更重要》、《當代藝術陶瓷收藏“四忌”》等評論文章高屋建瓴,觀點鮮明,極受讀者喜愛;作為黨報,景德鎮日報開辦的《瓷苑》專刊在景德鎮市具有極高的影響力。《真善美是藝術創作與評論的標準》、《從江南銅屋到景德鎮“瓷宮”》等文章分析精辟,建議中肯,得到了讀者的高度認同;論發行,瓷都晚報-《瓷器》有得一拼,其充分利用瓷都晚報的渠道優勢及民營企業的活力,加之精細的策劃,把《瓷器》雜志搞得紅紅火火;論特色,《瓷都美術家》雜志依托景德鎮市文聯影響力及市陶瓷評論家協會的人脈,經常組織文化沙龍,針對藝術市場熱點及時發出自己的批評之聲,2013年雜志也辦得有聲有色。
可以說2013年是繁榮的藝術媒體、精彩的評論文章共同推動著當代藝術陶瓷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的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