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懷觀道悟丹青——記實力派青年畫家趙一農
他認為中西是兩個文化源,其源流和學統各自成章,中國藝術按照自己的道路發展自會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而他的繪畫,熔鑄中國傳統各家并經受了山川自然的陶冶和人生的歷練,直接續接黃賓虹的藝術思想,完成了自我語言的創造,進入蒼茫淳厚、敦和超逸的境界。趙一農的道路是一條中國畫按自身規律發展和推進的道路。中國繪畫由畫藝而到畫學,從一種基于天賦感會的個人實踐行為而納入到一個宏大精深、繩繩相繼的歷史實踐體系中。
強大的傳統基礎與堅定的思想信念,在創新的基礎上沒有失掉中國水墨畫傳統。他潛心創作,不重復自己,更不重復前人。他也不為市場所利誘,從不為市場而畫畫。在寂寞堅守的同時,他深深感到,對中國水墨的評估在西方遠遠沒有達到它應有的價值。他愿意做一個先驅,“因為你追求的藝術是高標準的,這個目標不一定在你有限的生命里達到,但為另一群人達到,那是歷史給予的機會,這也是一個生命現象,是一個更長遠的生命過程。”
藝術的本質是滿足人類心靈的需要。中國畫能帶給人以淡泊與安詳,使人充實和快樂。趙一農在人物、山水諸題材上都有研習涉獵,徇有深厚造詣。在山水畫的藝術形式上,趙一農所畫多為氣勢宏偉、高遠的八百里秦川氣象,率真誠摯、深沉豪放,他把黃賓虹的短線變為長線,拉大了黃畫的視野,使局部的景致變成了宏大構圖,把平遠、深遠、高遠之法一齊用于畫面,使整個畫面的氣局更趨恢宏。清代沈宗騫在《山水畫論》中談道:“天地之氣,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蘊藉而縈紆,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溫潤和雅;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間,得其正者為剛健爽直。”趙一農率其性而發為筆墨,融南北之殊、東西之異,“煙嵐暮靄彼岸風”“筆刀槊影剛柔并”?梢哉f,他是當代極具黃賓虹精神的藝術家,是黃賓虹精神的發揚光大者。我認為,學黃賓虹,要學他是怎么成為黃賓虹的,要研究黃氏的藝術道路。趙一農做到了這一點,隨著趙一農藝術更深遠的傳播,我們會愈來愈認識到中國畫藝術延伸的輝煌。
凝重飄逸 天人合一
在采訪的過程中,趙一農一直在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山水畫創作中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畫好山水,一定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基礎和良好的文學功底。古人常說:詩書畫印,四位一體。且不說書與印,很多時候,詩和畫根本是分不開的。這就好像說好詩都有‘詩眼’,也就是讓詩真正能打動人的那個詞;而‘畫’也是有‘畫眼’的,也就是常說的‘點睛之筆’,凝聚了整幅畫的靈魂之所在。”反映在他的畫中,既有山川屋舍的全局視角,也有一步一景的點滴細節,無一不是他文人氣度的神妙再現,無一不是其大家風范的最佳注解。
趙一農的畫以自然山水為多,山石、樹木、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各色人物,都在他的筆下清晰的勾勒出來。畫面空靈,寧靜,仿佛把人帶進一個沒有喧囂,沒有繁雜的人群的人間仙境,在那里,人們或坐,或臥,或歌或舞,都是那么自然、平和,安詳、和諧的生活著。整幅畫面給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我欣賞他的畫時就像在傾聽他講述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傾聽他的思想。他的畫,著墨多于重墨色,乍一看黑乎乎的一片,其他的色彩不多,但畫的線條有時粗獷、豪放,有時又溫婉細膩,曲中伸展,隨情寫意,既有男子漢的雄風,又有女子的柔美,極富氣度和內涵。細細品讀,別有一番韻味在其中。粗獷而豪放的線條中有著溫婉細膩,有曲有伸,極富氣度和內涵。畫面空靈、寧靜,給人以清新淡雅的美。

看趙一農近作,明顯地能夠感覺到他所受到的黃賓虹的影響。歷來學黃者,不外乎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不解精神,得其皮毛,徒有黃賓虹繪畫樣式的大模大樣。二是得黃畫精神,酷肖于黃,然因總體繪畫養分缺如,只能走肖似黃師一條路,而難以獨開生機。三是學黃為主,博采眾長,掇取生活,而能別開生面。而他不僅看到黃老先生的影子,還有他對藝術的獨特理解。使其筆下沒有一樣不怪的東西,怪樹、怪石,七橫八縱,怪屋、怪塔東倒西歪,這些景象和禪定佛像一起都成為他畫面表現禪境的程式化符號。他畫中的山林、古寺,再加上祥云點綴而頓生寂靜。他圖畫中的山水無遠近,云林無世俗之心,表達出大千世界、天地玄黃之神性。
觀其作品,無論是他的巨制還是小品,無論是精心創作還是信筆而揮,無論是他筆下的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還是小橋流水、碾子石磨,都向人展示出一種中國獨有的風雅、空靈、意境、詩情,一種凝重而飄逸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或讓你“曲徑通幽”,或讓你“天人合一”,或讓你詩情勃發,或讓你暢想遐邇。更難得的是,讀他的畫,總有余音繞梁之感覺。我常想,想成家的,想當大師的人,其他方面你可以忽視,唯獨知識儲備千萬要認真對待。歷史上,無論詩詞曲賦,還是繪畫音樂,能使其成為時代的標志,成為一種現象,無一不是文化人參與的結果。他的山水,靜如處子,動如千軍,風聲雷動。揮灑之間,揮舞著八大山人曾經用過的筆,石濤先生曾經用過的墨,李白、杜普曾經飲過的水;是詩與畫的結合,美與力的結合;抽象與具象的結合;夢想與哲學的結合,天與地的結合。他的山水畫里面,透著不同方向的光,更體現著趙一農風格的藝術精髓。他生為山水,魂思山水,靈想山水。他的筆墨和線條,以活的山水,具有靈性、靈氣,配有靈感,形成他的藝術風格。用生命作畫,他的線條,巧妙的把西方油畫的透視學引入中國畫,使中國山水畫的層次感和透視感得到更高的提升,解決了多年來中國山水畫圍繞傳統而難以突破的困境,在黑白之間彰顯了偉大的中國傳統國畫藝術的魅力。
訪談中不難看出,他豁達純粹,率性要強,言談舉止處處表露出幾分童真和幽默;他從不為名利羈絆。他感悟生活,熱愛生命,對藝術事業充滿執著。更難能可貴的是,趙一農是用睿智和情思創作,不斷升華自己的藝術表現,這必然讓他在藝術道路上步入更超然的境界,獲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