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耘:好的藝術作品應該給靈魂一個寄托
馬耘說自己從小便十分喜歡書畫,并勵志成為一個藝術家,“我十八歲考上了原平谷師范學校美術班,這讓我有機會向本地更多的書畫家學習書法和繪畫,尤其是跟書法家王友誼先生學習書法之后開始真正步入了藝術的殿堂。”之后,他的書法作品連續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九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等專業書法大展。
書畫同源是馬耘始終堅持的觀點,在書法界小有名氣的馬耘于2007年考取了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首屆高級研修班。在國家畫院學習期間,馬耘常常把自己的畫拿給盧禹舜老師去看,盧禹舜老師的言傳身教使馬耘對于繪畫的理解和技法都得到了提升。
馬耘說:“我記得2008年的時候拿著自己的畫去找盧老師,盧老師看著我的畫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盧老師告訴我說我的畫筆墨沒有問題,但是缺了一些現代的元素,我回去之后就思考這個問題,后來我開始在畫中表現一些具有現代感的東西,比如樓房、動車。2009年我的一幅以動車為創作題材的作品,獲得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到了2010年我又拿了一批畫給盧老師看,盧老師看后再一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盧老師說我的東西題材比以前好了,也具有了一些時代特征,但是中國畫講究寫意,表現當代性并不一定要在畫面中出現具體的事物,這一次我開始認真體會并研究繪畫的當代性筆墨語言的意象傳達。”

馬耘 小楷《心經》
好的藝術作品應該給靈魂一個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