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劉俊京的別樣風情
從行書,劉俊京從二王米芾入手,后又對趙之謙行草手札的學習研究,智慧地融入帖書的韻致和自己的一些獨特想法,其書法沉靜入骨而不失之于刻板,鋒芒盡顯而不失之于粗野。他的隸書,細細品味,除了具備劉體隸書的雄渾、勁健、秀逸、瀟灑外,還多了幾分蒼勁、古樸、典雅、豪放。原來,他臨習《乙瑛碑》、《曹全碑》、《石門頌》為主的漢碑,又融入了漢簡的風貌,這使他的隸書作品,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和歲月的滄桑感。
讀劉俊京的草書,動勢飛揚,字字靈動,彌漫著濃郁的文人氣息。劉俊京從書譜中汲取營養,不斷地豐富自己、完善自己。他又結合清人,對金農伊秉綬心追手摩,所以又寫出金農體,伊秉綬書體。同時研究佛學,楷隸結合弘一法師,不斷追求卓越讓書法藝術再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常言道,書如其人,他的書法摒棄一味的抄詩,而是一點一畫,各處己已,從不同的人、不同的時候書寫不同的作品。細觀他的作品,人生的歷練和堅韌都留在了他的筆端,看到的是生活中的光明和希望,并透出了時代的特點。
書法養生緣
常言道:寧靜致遠,靜能生智。劉俊京的書法藝術,是他功力、個性、性情的直接體現和真實寫照,而最大的特色在于"養生書法"。
"提起養生大家并不陌生,而且被人們津津樂道,但說到書法養生也許就會讓人馬上不知所然,其不知書法其實也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劉俊京在接受書畫圈網記者采訪時說。"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前茅。"
劉俊京從事中醫十余年,對中醫理論和實踐,都有不俗的研究。自小就喜歡文科的他,在一次不經意間棄醫從字,這樣的文化背景,對于他的書法創作自然會發生特殊影響。
劉俊京告訴書畫圈網記者:"寫字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愛好,能使人在揮毫中自得其樂。人在寫字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使軀體和精神放松,對肌體起到調節、修復等作用,可推遲或延緩腦的老化。"
舊時老中醫有四句話:"一手好字,二會雙簧,三指按脈,四季衣裳。"概括了一個有學養的中醫應該具備的四個條件。其中"一手好字"被列為第一條。書法藝術中廣泛滲入了中醫養生的哲學思想以達"形神合一",持久健康,而中醫書法藝術家劉俊京在作書法的過程中已然達到這種目的。
- ·上一篇文章:論書法
- ·下一篇文章:王榮:用真情去描繪油畫之美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