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畫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我作畫的初衷只為了解除心乏,是畫著玩,根本沒想別的。玩著畫和拼足全身力氣為名利畫,兩者會有很大不同。不同之處只可意會。因此,對于繪畫我有興趣說玩法。

朋友們都說我畫的是文人畫。畫了多年后還是沒興趣理會什么文人畫。身邊總有一些人跟我提我的文人畫這意義那高度的。一說一聽也就得了,原本就是畫著玩的,一去想什么意義又累了。說來可笑,我這人喜歡空想的破毛病應用在繪畫中竟能收到奇效。有人問我風格怎么形成的,我想不出很好的回答,只好說:“讓畫筆跟著感覺走,樂意這么畫。”人家說我保守。這話確實冤枉我。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風格一類的問題。

我的畫整體布局是虛實關系,有縱深感,想營造空靈深遠的境象。對虛處的計較多于實處。這和我的宇宙意識有關。實的部分則是有對比的黑白關系。因為生活中的我說話辦事喜歡吹糠見米開門見山,一是一,二是二。畫中人物多古裝老漢,胡須長亂不說還不束發(fā)髻。古代人物沒有這樣畫的,我不管那些。只憑個人喜好在簡練的圖式結構中畫成熟、畫平淡本真、畫無拘無束放達豪爽、畫一派天然卻生機畢現。在我的畫中看不到頹廢。

畫文人畫的文人是特指的一類,他們有情懷、有擔當、有品位、有味道、有個性。看似漫不經心玩著畫成,細細品……卻極具韻味。此類畫大多有畫家自己獨特的藝術符號,它是畫家性靈的自然坦白。自古以來,文人畫以簡為貴、以淡為宗的美學主張一直延續(xù)至今,必然還會延續(xù)下去……”

社會再浮躁,依然有一批心平氣靜、生活簡樸、體貼自然的人。他們簡的是生活方式,淡的是虛名浮利。他們舞弄的筆墨是中國傳統文化永遠的時尚。他們心中無礙,胸懷天下,寄情于萬毫尖端,陶然自樂。世俗的條條框框根本約束不住他們,把一顆凡心沉入喧囂的紅塵俗界,偏能享受清靜大福,這類精神貴族才配稱得上是文人。
文人畫畫起來非常有趣兒,要想畫好卻很難很難。難在它含金量高,畫境中要有文人的情懷和志趣。難在畫家一賣弄就顯酸相。難在稍稍不慎就落入俗套。百病可醫(yī)唯俗不可醫(yī)。難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做一個真正唾棄名利的硬骨頭文人其實更難。

我崇尚文人畫的尊貴,這種尊貴是來自生活親近平民百姓的。尊的是人格魅力,貴的是文化品味。
古人把讀書行路用作脫去胸中塵俗的方法,甚有道理。讀書是間接學習,行路是直接學習。到大自然中去發(fā)現天地大美,到民間去向民眾低下謙卑的頭顱。善于學習善于觀察生活才能吸收真正的營養(yǎng)。心中無我才能抵達無我真境。

到底什么樣的人算文人?我也說不清。反正愛東抄西竊湊幾句酸詩的人絕對不是。
作者簡介:馬金輝,男,河北滄州人,一介布衣,現居北京,以寫作繪畫喝茶讀書為業(yè)。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