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有度 玉汝于成--著名書法家李玉坤其人其書

書法家李玉坤
著名書法家李玉坤先生,祖籍山東肥城,1948年出生,但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居住在河北省邯鄲市。
雖然我和李玉坤先生認識時間不長,但從邯鄲市老干部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隸篆書法名家、我的好友劉習奇先生那里對李玉坤先生其人其書早就有所耳聞,劉先生對他多次褒獎有加。
我十分清楚劉習奇先生是個不茍言贊的人,李玉坤能得到他多次褒獎并稱為“正人君子”,可見,李玉坤先生的品德多么高尚!于是,便有了拜訪李玉坤先生的想法。
退休后的李玉坤先生,其實并沒有閑下來。因為他人緣好,找他聊天的和請他幫忙的人特別多,生就熱心腸的他不管自己再忙,對別人總是有求必應 ,此外,還有不少公益活動常常邀請他參加,對此,只要接到邀請他一定準時參加。退休后的李玉坤先生整天忙得不亦樂乎!所以,想見他一面,如果沒有提前預約,絕非易事。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2016年元旦期間,我去邯鄲看望劉習奇先生時,正好他們事先約好有個聚會,利用這個機會,與他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我們都姓李,新年剛過就在古都邯鄲相見,真是有緣呀!”李玉坤先生見到我十分風趣地說。盡管話不多,但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盡管第一次相見,但我們就像久別的兄弟一樣,總有說不完的話;盡管要說的話很多,但由于時間有限,所以,很快就進入了要談的主題。當談到書法時,李玉坤先生十分謙虛地說:“我活了幾十年,練了幾十年,也沒有取得啥成就。今天見到兄弟,還請你指點一二呀!”說著就從提包里掏出事先寫好的作品,讓我看。他這么一說,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說道:“若說新聞報道,我不是外行;但對書法創作,我還真是‘門外漢’,指點不敢當,只能有幸欣賞您的大作了。”
李玉坤先生讓我看的是幾幅楷書作品,順著看下去,不由讓我驚嘆不已。這些作品是典型的楷書,仔細欣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離傳統之根本,無論是內容,還是書寫方式,大小適中,布局合理,張弛有度,均不希冀標新立異,更不期盼離經叛道,完全是在正統路數中求真求美。這些作品,雖然不是每一幅都是價值連城的傳世之作,但完全可以稱得上當今書畫市場上不可多見的精品。我在這里空口白說,不免有為李玉坤炒作之嫌,還是把他的作品拿出來幾幅,我們一起欣賞吧。

這幅豎寫的《厚德載物》一改眾多書家橫寫的常規寫法,不僅渾然大氣,而且敦厚莊重。再加上其出自我國最經典的國學《易》雖然僅有四個字,但很快就讓人聯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寓意鮮明,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李玉坤先生的這幅作品,無論掛在客廳還是辦公室,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而且還可以彰顯主人品味和形象,都充滿著無盡的正能量。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已滲透于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都把自己稱作“龍的傳人”,并以此為自豪。 李玉坤先生的這幅作品《龍》,雖然整幅作品就一個字,但但看起來一點也不單調。從全局看,不僅用筆得體,而且上下留白均勻。一筆一劃,橫平豎直。從留在宣紙上的痕跡來看,寫這幅作品的時候,李玉坤先生是攢足了力氣的,給人以入木三分之感。這幅作品無論掛在何處,都十分得體,如果用于收藏,其潛在價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李玉坤先生這幅《聽濤》寫的也有獨到之處。很多書家常常把“觀海聽濤”連起來寫。旨在告訴人們應遠離紛紛擾擾的都市鬧區,到海邊觀看無窮無際的大海美景,傾聽驚濤拍岸的聲音 。把一切金錢名利、憂愁煩惱都置身事外,用平常心看待功名利祿。李玉坤雖然僅寫了兩個字,但給人以更多的聯想。由“聽濤”自然就會聯想到“觀海”,不僅涵蓋了“觀海聽濤 ”的全部內容,而且更加明了,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作者李廣義系國際書畫藝術網執行主編、著名書畫評論家)
李玉坤先生藝術簡介:
李玉坤,男,1948年7月出生。祖籍山東省肥城市。大專文化。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平臺副主席、中國書畫研究平臺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500強》書畫家、國際書畫藝術網理事兼藝術頻道首席藝術顧問。
李玉坤先生自幼喜歡書畫藝術,習書從楷書入手,楷書臨習顏體、柳體、歐體,唯對歐體情有獨鐘,幾十年筆耕不輟。作品多次在河北省及全國書畫大賽中獲獎。如2014年、2015年在全國中老年書畫大賽中獲得佳作獎和三等獎;在邯鄲市老干部第六屆、第七屆書畫展中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多幅作品被邯鄲市圖書館、華夏文化出版社、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國際書畫藝術網、華夏文化傳媒網等專業機構永久收藏,李玉坤先生本人及其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翰墨藝術寶庫》、《燕趙翰墨情》、《中華翰墨藝術》、《中華民間文化作品集》、《中國書畫500強》等大型書刊,中國藝海網、華中企業新聞網、國際書畫藝術網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李玉坤先生作品欣賞: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