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孫乾瑋“原生態畫作”給美術界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沖擊
藝術無國界,藝術家不會因為民族問題、國界問題而停止探索其它民族的藝術。法國的畢加索就非常崇拜齊白石、張大千所創作中國畫的線條,說“真正的藝術在中國”。相反,不同藝術家雖然理念不同,只是他們局限于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思維方式生活,畫布上留下的線條、色彩,就是藝術家腦子里瞬間的影像,是我們所稱的“原生藝術”。即作品沒有受到社會“污染”,作品所展現的內容完全是他們意識深處自發的、原始的、不受任何影響的感情的自然宣泄。在這些藝術家當中,有些人可能沒有上過正規藝術學院,也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但他們憑借自己獨特的視角、對色彩的敏感、對線條的喜愛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藝術創作之路。
生活在深圳,年齡才14歲的孫乾瑋同學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對色彩異常敏感,對塊面非常感興趣。3歲時,他就能用小蠟筆在紙上用線條形象地勾勒出心中畫圖,填上屬于自己的色彩,從此有了自己的“佳作”。
乾瑋憑著天生就對色彩、線條、圖案的敏感,一個人默默地前行在方塊、線條所組織的彩色道路上。他的畫作里沒有田野、山莊的具象畫境,卻讓人感到有滾滾的麥浪隨風飛揚;他的作品雖然是一貞貞塊面,卻讓人感受到一股股激情在畫布上躍動。他的畫作在冷暖之間、點線面之間、黑白灰之間的對比看似隨意揮灑,吐露出其內心的真誠、透明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