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僑領書畫藝術家陸惟華先生畫作《心燈》

心 燈
翰墨丹青彰顯僑胞赤子情
識得陸惟華先生的大名,始于喜愛書法的春燕小友,她向我推介了一幅陸先生的畫作《心燈》。
我是不懂畫的,但是看到這幅畫,內心震撼。沒有濃烈的色彩,沒有光芒四射的渲染,著墨簡潔素樸,墨風淳和自然,畫中一盞馬燈,一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硯一墨一毫一本翻開的筆記。寥寥幾件風物,釅釅一懷赤子深情。
也許現在很多年輕的讀者不了解這馬燈的出處和含義,更未曾讀過劉少奇同志所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這幅《心燈》的創作具有深遠的意義,也讓我們可以一起回顧那段關于馬燈、關于《修養》的歷史。
1935年3月10日,毛澤東同志一盞馬燈照亮紅軍的征程,“保存隊伍、再求發展”得以實現,才有了之后黨指揮下的紅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1939年7月發表的《修養》,這部名篇豐富了黨的建設理論,80多年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陸教授說:《修養》是一盞照亮我們“心智”的心燈,在成功的路上,“心燈”更為重要。
一盞馬燈,一本《修養》,讓我們瞬間回到建黨初期那段崢嶸歲月,透過靜止的畫面依稀可見共產黨人和共產黨人所領導的人民軍隊篳路藍縷重整河山,依稀可聞“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從一幅畫作可見陸惟華教授對中國歷史和黨的發展史了解的極為透徹,否則這《心燈》不會呈現在我們面前。更可見陸惟華教授的一腔愛國之情、愛黨之情。一位旅居海外的學者畫家,在百年黨慶之時,以一幅《心燈》彰顯赤子情懷。
我欣賞完這帶給內心震撼的畫作,于百度上搜了一下陸惟華教授的相關資料,果然是一位蜚聲海內外的大家。身在比利時,心系祖國和家鄉。他說“文化藝術是國家的軟實力,只有世界了解了中華文化藝術,才能真正了解中國。”他恰恰就是這樣一位用手中的畫筆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海外學者,多次組織和參與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動,為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21年8月4日

陸惟華博士在美國哈佛大學考察
陸惟華博士現為:比利時美術家協會主席、比利時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天津市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顧問、烏蘭察布市政協智庫專家、華人頻道《藝術中國》高級顧問、華人傳媒集團名譽董事長、北京美國普林頓大學博士生校友會副主席、世界華人企業家協會副主席、海外華人書法家協會聯合主席、南昌大學教授。
陸惟華博士作品欣賞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