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缸杯前主人 為何對寶庫1號情有獨鐘
近日,知名中國藝術品經紀人朱塞佩·埃斯卡納齊與中國知名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進行了一段關于藝術品和收藏時代的對話。

上海觀復博物館標準照-瓷器館
最懂中國古董的人 也最懂中國價值
1972年,埃斯卡納齊第一次來到上海,住在和平飯店頂樓,當時他看到的浦東還是大片農田,甚至依稀記得有人牽著牛。而如今,他登臨上海中心119層,從600多米的高空鳥瞰上海,一時感慨萬千。
這位已76歲高齡的倫敦古董商,經手的中國古董多達5000余件,是很多“天價”神話的締造者。埃斯卡納齊的家族古董生意始于1923年的米 蘭,1967年他在父親過世后接手掌管倫敦公司業務,短短數年就成為業界翹楚。數十年來,埃斯卡納齊在國際文物市場持續活躍,出手不凡。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他于2005年7月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折合人民幣2.3億元的價格拍得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創下當時中國文物的世界紀錄,至今仍是中國陶瓷的高價品之一。
1989年,出自埃斯卡納齊的一件唐三彩陶馬,拍出了374萬英鎊,成為世界超高價值的唐三彩馬。1999年,他以2917萬元港幣拍得“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創造了當時中國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
2014年,中國收藏家劉益謙以2.81億港元買入的雞缸杯,就是從朱塞佩·埃斯卡納齊手中購得。
鐘情的不是地標 是文化
這一次,朱塞佩·埃斯卡納齊專為“寶庫”來到上海中心。
埃斯卡納齊口中的這個“寶庫”,是由寶庫中國在上海中心37層打造的寶庫藝術中心與上海觀復博物館這一具有藝術景觀的文化空間,以及位于上海中心地下25米(地下5層)的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配套——寶庫1號。
位于37層的博物館入口處,一面青花水磨石地板選用珍稀青金石為材,全手工打磨,鑲嵌其中的3公里長的銅絲掐成2萬多道流暢的彎,足足用了半年 時間打磨,體現了現代工匠的專注與細致。同樣位于37層的寶庫藝術中心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景泰藍藝術品——琺瑯地面,由馬未都、寶庫中國創始人兼CEO柳 費國、傳世琺瑯創始人施君構思設計,134名藝匠采用近179萬根手工掐絲、1379塊琺瑯無縫拼接而成,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頒發的世界最大景泰藍琺瑯地 面的認證。
位于上海中心的37層的兩個中西庭院同樣是一大文化創舉,一個明代風格的空中園林“半畝園”,采用古典江南風格,將建筑、山水、植物一統于宋畫意境的景致中。首創在西式摩天大樓普遍的幾何審美觀中注入了東方美學。目前也獲得了“全球最高室內中國園林”的榮譽。
上海中心大廈公司董事總經理顧建平表示,上海中心未來將打造集高端商務與多元文化于一體的商務空間,有望成為名符其實的上海最高的空中文化地標。
收藏家眼里最深最大的地下庫房
而位于地下5層的寶庫1號作為中國第一個領先安防級別的第三方保管機構,采用與美國NASA同樣的軍用安防技術,配置了LENEL智能安防系 統,是目前安防級別頗高的私人保管箱。符合銀行金庫與博物館專業庫房雙重標準的地下寶庫,有著獨特的文化訴求。寶庫1號,提供具備國際安保和技術標準的收 藏空間,為商務商業資料管理備份、家庭個人財富管理、藝術品藏家和機構的儲藏提供專業館藏儲存服務。
在參觀完寶庫1號后,朱塞佩·埃斯卡納齊便成為了寶庫1號的租戶,他感嘆道:“這是我見過地下位置最深、面積最大的寶庫之一。之前去過洛克菲勒的庫房,也去過紐約、巴黎等知名銀行的庫房,他們通常都設在地下1層或2層,從未見過地下5層的庫房。”
寶庫中國以文化為驅動力,以專業的第三方保管機構寶庫1號與寶庫藝術中心及上海觀復博物館互為配套的創新商業模式,讓文化得以可持續發展,不失為文化領域的一大創舉。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