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希特否認他早年西德時期作品 藏家們該如何應對

德國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從他的作品全集中刪除了多幅早期作品 圖片:Deutsch-Perfekt
當代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生平作品目錄(catalogue raisonné),已完整地記錄了藝術家從1976年至1994年所創作的所有作品。
然而對于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呢?據《每日鏡報》報道,里希特經常從他的作品目錄中剔除作品,其強硬的篡改手法是眾所周知的。他還曾威脅將從美術館撤回借出的藏品。
如今,這位藝術家已不再承認他早期西德時期的作品。

里希特拒絕承認這幅1962年的工業景觀是他的作品。 圖片:Courtesy of Bassenge via Tagesspiegel.
里希特出生并成長于當時隸屬于東德的德累斯頓。 1951年,他就讀于德累斯頓藝術學院(Dresden Art Academy)。十年后,他進入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Düsseldorf Art Academy)進修。
在1962年至1968年間,里希特嘗試了現實與具象的繪畫風格——顯然,他后期變得極其厭惡這種風格,而將這一時期的作品從自己的生平作品全集中刪除。
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招致了批評。一位藝術家是否應該被允許從他的生平作品目錄中刪除某些創作以重塑自己的藝術面貌?

當一位藝術家想要塑造不同的藝術全貌?藏家們該如何應對? 圖片:Courtesy of Gerhard Richter via Marian Goodman Gallery.
這也許是一個藝術家的權利。然而,藝術家是否應該篡改自己的作品目錄?畢竟,作為一本歷史檔案,生平作品目錄必須是全面詳實并且具有學術準確性的。只有這樣,畫家的藝術遺產才能夠完整地被后人理解和欣賞。
這便是為什么里希特改編自己的目錄之舉在德國引起了激烈爭論。這也牽動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
例如,當一位藏家購買了某位藝術家的作品,但這位藝術家在此之后決定要重新塑造自己的藝術面貌。而當這幅作品不被包括在藝術家生平作品目錄中,該作品價值將不可避免地銳減。卡羅琳·加布里埃利(Caroline Gabrielli),同時也是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繪畫作品目錄顧問和高級項目助理,在大都會圖書館理事會的手冊中寫道 ,“越來越多的偽造作品和未知作品出現在藝術市場,導致有關方對藝術家生平作品目錄投入(時間和精力),以期對藝術品進行真偽鑒定。"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