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硯韻傳承 凝聚文化力量——《中華硯文化匯典》座談會圓滿召開

墨香四溢,硯池生輝。2025年8月27日,一場關于《中華硯文化匯典》的座談會在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的會議室隆重舉行。《中華硯文化匯典》這一宏篇巨著,經過上百人13年的艱苦努力,已于2025年6月編撰出版完成,并將于9月中旬召開盛大新書發布會。
《中華硯文化匯典》的編撰工作于2012年7月正式啟動,由時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硯文化聯合會會長的劉紅軍同志倡議并發起。全書共分為七個分典,20部,總計800萬字,堪稱一項宏大的文化工程。這場匯聚全國硯界精英的盛會,不僅是對《中華硯文化匯典》這一文化工程十年耕耘的總結,更成為推動硯文化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新起點。六千余年硯史長河在此交匯,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在此碰撞,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注入澎湃動能。
參加座談會的領導和嘉賓有:編審委員會主任、創會會長劉紅軍,編審委員會委員、硯文化志愿者張補旺、張國興,編審委員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編務委員會副主任、會長助理孫克利,編務委員會副主任、副會長蘇文源,學術顧問、副會長劉克唐,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副會長金彤,編務委員會副主任、副會長趙安澤,學術顧問、副會長華慈祥,編務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陰巍,專家委員會委員張得一, 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硯種卷》主編關鍵,監事長于江,北京工美出版社原社長陳高潮,古籍整理出版資深專家、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原總編輯、 編審殷夢霞,志愿者盧敏、繆軍、廖振華,辦公室主任孫德勇,工作人員高俐妮等。


與會人員回顧了《匯典》編撰的艱辛歷程,對《匯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重大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并一致認為這是傳承文明、嘉惠學林的宏偉盛舉,對《匯典》進一步完善拓展和傳承硯文化工作,談了許多有益的設想和建議。作為首部硯臺文化“百科全書”,《匯典》既對硯臺文化璀璨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又對當代硯文化的現狀和研究成果作了較充分記錄與展示,既有較高的學術性,又具有向大眾普及的功能。對于宣傳和普及硯臺文化知識,引領和指導硯臺文化研究,推動中國硯文化事業整體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按發言順序排序

劉紅軍會長主持座談會

張希清老師發言

關鍵老師發言

劉克唐老師發言

趙安澤老師發言

華慈祥老師書面發言

張國興老師發言

張補旺老師發言

金彤老師發言

張得一老師發言

蘇文源老師發言

于江老師發言

殷夢霞老師發言

陳高潮老師發言

孫克利老師發言

陰巍老師發言
首部《中華硯文化匯典》的出版發行,填補了硯臺文化領域的空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術性,收藏性。《匯典》由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時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親自擔任編審委員會名譽主任并親筆撰寫《總序》,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是一部全面系統研究和記錄我國硯臺文化的產生、演變、發展及現狀的大型傳統文化專著。
專家老師發言稿統一匯集后將在聚硯齋公眾號陸續刊出,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