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慶祝建國75周年 | 硯以載道——詠硯主題書畫藝術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精神的論述,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明。展現硯文化的深厚底蘊,領略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由中華詩詞學會、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主辦的“硯以載道——詠硯主題書畫藝術展”即將開展,歡迎各界朋友,硯文化及書畫愛好者蒞臨參觀。
開幕時間:
2024年11月28日15:00
主辦單位:
中華詩詞學會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
承辦單位: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硯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
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
協辦單位:
湖南未來的士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勝了網北京中心
中郵通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山東省臨沂晉墨坊
北京詩詞楹聯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11月28日——12月8日
之后,博物館長期分批展出
展覽地點:
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
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
開放時間:
每日10:00——17:00(周一閉館)
聯系電話:
孫德勇:13520677622
前 言
硯者,文房之重寶也。其源深遠,素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鐘。今中華詩詞學會、河北大學藝術學院、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聯袂主辦“硯以載道 ——詠硯詩書作品展”,意在弘揚中華硯文化之璀璨,以硯為介,以詩書為體,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
用兵者好劍,用筆者愛硯。書圣王羲之枕硯而眠,足見其情之篤。詩仙李白盛贊:“一方在手轉乾坤。”蘇軾視硯如命,立誓“我生無田食破硯”。米芾對硯癡迷,著《硯史》傳于后世。陸游與硯為友,詩云:“窮交誰耐久?晨暮一破硯。”硯者,實乃承載中華文化之“魂脈”與“根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此次展覽,正合此旨。
硯之質,或堅潤剛勁,若君子之德,剛正不阿;或細膩如玉,似佳人之容,溫婉秀麗。其形,或圓如月,池水墨染,如璧水華光,映照著天地之美;或奇巧玲瓏,雕飾精美,若天工造物,盡顯自然之妙。研墨之時,墨香四溢,毫端染煙華,助文人墨客揮毫成章,飛翰成篇。可記古今之事,承載歷史之厚重;可抒心中之情,表達人性之靈韻。伴學子寒窗苦讀,見證奮斗之歷程;隨墨客游歷山川,感悟自然之奧秘。
此次展覽為邀請展,匯聚全國詩書名家近三百幅佳作。詩詞聯賦,吟詠硯之神韻;筆墨丹青,描繪硯之姿態。以詩詞之韻,展硯之德美,如道德之光輝,照亮人心;以書法之形,展硯之質美,似物質之堅實,承載文化。篆隸古樸,行草靈動,楷書端莊,一筆一劃,皆含對硯之敬重;一點一捺,盡書硯之風華。
硯雖小,然其承載之文化博大精深,蘊含之精神堅韌不拔。乃文房瑰寶,藝苑奇珍。吾輩當敬之、愛之、傳之,使硯之文化永放光芒,流芳百世。愿諸君共賞此次展覽,感受硯之魅力,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深厚底蘊,體悟其中蘊含的哲學智慧。于硯中見天地,于詩書中悟人生,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的交融中,尋得心靈之寧靜與升華。



部分作品欣賞

孫曉云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周文彰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

劉紅軍 武警部隊原副司令員、中將,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創會會長

陳洪武 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副主席

張旭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

羅揚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辦公廳原主任

劉俊京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葉仲橋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云浮市美術家協會原主席

包洪波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徐巖 中國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主席

晁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江山行”主持、畫家

孫克利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武警重慶總隊原副司令員

孫德勇 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
后 記
硯臺,是記載中華文明的工具,承載中華文明的載體,為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立下卓越貢獻。在慶祝建國75周年成立的重要時刻,舉辦“硯以載道 ——詠硯主題書畫藝術展”正當其時。
本次展覽由中華詩詞學會、河北大學藝術學院、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主辦,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承辦。編委會在四個多月的征稿期內,共收到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書畫作品近300幅,參展作者既有享譽多年的中書協、中美協大師名家,也有風頭正勁的新秀高手。組稿作品諸體皆備,風格多樣,既有盎然畫意,又富時代氣息,各具風貌,異彩紛呈,可以說是一次書畫創作的大薈萃大交流。
作品征集過程中中華詩詞學會周文彰會長、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劉宗超院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創會會長劉紅軍先生給予大力支持,孫克利、王炳義、陰巍、李彬、李建春、陳水冬、王軍領、王安祥、劉相陽、李棟、孫德勇、高俐妮等同道積極協助,湖南未來的士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勝了網北京中心、山東省臨沂晉墨坊、中郵通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為活動提供贊助,以及為此次活動提供幫助和支持的同仁們,在此一并感謝。
由于事務繁冗、專職工作人員少、經驗不足、能力有限,編輯這本作品集的時間倉促。如果出現一些舛錯不足,懇請大家批評指正,為我們糾謬補漏。
編輯這本作品集,主要是展示書畫名家的最新創作成果,為大家提供一個創作交流的平臺。但愿這本作品集能讓大家滿意,能得到同道的認可!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回歸自然 獨抒性靈——陳危冰田園詩意畫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
- ·下一篇文章:聚焦財稅變革 新財稅形勢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