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藝術——趙東古代唐卡裝置與朦朧沒骨畫作品展

海報
展覽名稱:化身藝術—趙東古代唐卡裝置與朦朧沒骨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8年6月9日 — 7月9日
開幕時間:6月9日(周六)14:00
展覽地點:北京·現代彩墨藝術館(北京市朝陽區弘燕東路山水藝術大道A11)
策 展 人: 黃潤宇 李亞平
主辦單位:現代彩墨藝術館
協辦單位:北京晉源古韻木藝有限公司
展覽前言
文/韓墨
如何能從古典文化資源中開掘出現代藝術境界,趙東先生展覽中的唐卡裝置藝術,提供了一條有益的啟示。我們所熟知的現當代范疇的裝置藝術,基本是依托有體積、可陳設的物品進行創作和呈現的。趙東的唐卡裝置藝術并非如此,看起來還是在二維的平面上展開的,還是以繪畫的基本方式進行的。可是從視覺心理上來說,的確又是大有不同——時間在其中扮演了奇妙的角色,從古典到現代,從他者到自我,悠悠歲月被尺牘空間扁平化,兩端之間的阻隔瞬間被擊穿。由此,這些由時間的內蘊所構成的巨大心理張力,帶給了人們全新的文化體驗和美妙的精神感悟。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講,觀念的顛覆性是其重要因素。趙東恰恰以自己的藝術才思顛覆了人們熟知的裝置藝術的表象樣態。
此次展覽中,還有一類很獨特的佛像作品引人注目。這些作品基本是粉紅色調,工筆細細暈染,筆調清雅灑脫,處處悉心經營,又處處不著痕跡。面對這些作品,很容易就被引入了那種安然靜謐的神圣氛圍。
趙東先生兩種類型的作品,都凸顯出對“相”的獨特表現。在唐卡藝術中,或以古典之“相”與現代之“相”呼應,或在畫面中呈現眾多的“相”。而在佛像繪畫中,佛像往往不是一面,而是大多描繪兩三個不同角度的“相”,彼此互相透疊,顯得格外祥和莊嚴。對于“相”的表達,成為趙東體悟和傳達佛學精神的重要方式。“相”的旨歸何在?大乘佛學以“無相”為體,法身無相,般若無相,所謂“化身”種種,也不過是應機示現而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趙東藝術,妙心在茲。
無需多言,還是請大家靜心品賞作品吧,隨著趙東先生的筆觸,開啟一場美妙的心靈旅程。
2018年6月4日夜
于洛杉磯

趙東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理事
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書院研究員
2001年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6年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中國畫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
2011年 曖昧——趙東工筆畫作品展 北京 邨上藝術館
2012年 鏡花水月—趙東中國畫作品展 北京 798見心會館
2013年 風月空門——趙東中國畫作品展 青州 藝泉堂
2014年 塵影無華——趙東中國畫作品展 鄭州 收藏家藝術館
2015年 夢幻泡影——趙東中國畫新作展 周口 金帝美術館
2016年 于空行緣——趙東中國畫作品展 江蘇 連云港博物館
2017年 修復信仰——趙東中國畫作品展 北京 國安美術館

心的供養 趙東 40×60cm 裝置(古代唐卡殘件、棉布、絹) 2014年

華藏玄門 趙東 76×57cm 絹本 2018年

須彌山 趙東160×308cm 紙本 2017年

流光翠影 135×84cm 紙本 2018年

纖緒 趙東 69×56.5cm 絹本 2017年
責任編輯 :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肇慶第四場徒步日活動“大手拉小手,徒步獻愛心” 在星湖牌坊廣場舉行
- ·下一篇文章:廣東工匠學院成立,端硯制作大師黎鏗先生受聘為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