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意蘊——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國畫家邀請展、高峰論壇在京開幕

12月18日上午10點,“中華意蘊——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國畫家邀請展、高峰論壇暨頒獎盛典”在北京京華美術館舉行。這次活動由中國藝術報道編輯部、京華美術館、藝術視野編輯部、藝報網主辦,北京藝報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河北美術學院、北京元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參展藝術家以入選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30位國畫家為主體,共計有150多幅作品參展。入選藝術家出席開幕式并剪彩。開幕式由京華美術館副館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導師著名山水畫家李麗主持。此次活動策展人劉振虎致答謝詞,并為這些參展藝術家進行了頒獎。期間舉行高峰論壇,論壇上參展藝術家進行踴躍發言,策展人劉振虎進行了發言,對這次論壇成功舉行,致謝參展藝術家們。數百人參加展覽和論壇,展覽持續到12月22日。

京華美術館副館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導師著名山水畫家李麗主持
為了全面呈現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成就,保證各領域杰出藝術家的廣泛參與,“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評選對象必須為長期從事書畫創作的藝術工作者。活動旨在獎勵在中國書畫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和重大成就的藝術家以及一個時期以來中國書畫方面的精品力作,分為初選,復選、終選三個階段。今年評選出30位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國畫家。“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這個品牌包括“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評選活動”、“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邀請展”、“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高峰論壇”、“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頒獎盛典”四個子品牌以及其它輔助品牌。

山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官超英發言
“2016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 全面啟動,聚焦國畫領域的改革創變表率,深度挖掘他們面對藝術市場變革的突破與挑戰,在創新中的新思維與新實踐,通過不同維度的評價,尋找時代之巔的創變者,樹立藝術人物榜樣,推動藝術界發展和繁榮,為中國藝術的發展貢獻力量。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推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藝術典范,發現更深入的藝術品創新價值,探索新時代的藝術創新突破點。

西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知寶發言
這次活動從2015年3月正式拉開帷幕,2016年10月落下帷幕,歷時20個月。以讀者投票和網民點擊形式推選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30位國畫家。其中30位國畫家為(按年齡排序)。賈平西、高卉民、鞠太運、江顯蛟、馮聚成、馮遠、李知寶、孫建東、易嘉勛、顏景龍、王新倫、上官超英、王志堅、扈恩齡、陳運權、張躍華、鄭成文、毛雪峰、張永海、朱仕明、李兵、常紹彥、董希源、李麗、唐建、何進、蕭峻、楊連升、董竟成、姜興達。

中國華僑畫院副院長朱仕明發言
“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是“藝報國際”在美術界、收藏界影響深遠的一個重要品牌。從2006年始,到今年已堅持10年,共舉行7屆。在美術藝術長河中,激起幾朵浪花,供大家欣賞,也是夠欣慰了,但這背后不同尋常艱辛努力是每一個親歷者有目共睹,特別是今年,在經濟不振和反腐倡廉壓力下,尤為不易。堅持10年,是我們擔當的力量。

西安中國畫院專職畫家鄭成文發言
“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以發掘藝術家為己任,所有作品無論是推薦還是自薦都遵循嚴格的學術標準。我們在以求引導積極的創作方法和方向的基礎上兼顧公平公正的評定原則,通過多年來的成功舉辦與積淀,贏得了廣泛的業界口碑。這項活動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評選與展覽,也是開啟藝術家人生的重要時刻,更是一場代表激情與活力、秉承時代與傳承的藝術盛會。

當代著名書畫家張躍華發言
為見證和推動中國藝術家的創新發展,發現更深入的藝術創新價值,探索新時代的藝術品創新聚焦點與消費關注點,把握創新理念與創新實踐。我們發起的2016“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聚焦2015-2016年具有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藝術家,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推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藝術典范,展示創新的成長活力與創新動力,進一步推動中國藝術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南海畫院專業畫家江顯蛟發言
通過“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系列活動”,不但可以在中國藝術市場大繁榮的前提下,提高藝術工作者創作水平,還能借此平臺團結藝術領域的杰出精英,激發民族生命力,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創造力,讓中國藝術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我們希望通過挖掘、培養藝術新銳,促進中國藝術迅速成長,為中國藝術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組織本活動還為廣大藝術品藏家提供更多的收藏機會,為社會帶來更加和諧的文化藝術氛圍,對中國藝術發展的市場和藝術生態做出貢獻。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新聞文化研究所書畫研究中心畫家扈恩齡發言

中國藝術報道主編、京華美術館長劉振虎先生致答謝詞

高峰論壇現場
責任編輯;上官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