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航天員吳杰簽名版“太空農場盲盒”搭載中科衛星06星遨游太空
北京時間3月17日16時07分,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中科衛星06星、07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搭載了由原國家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吳杰親筆簽名、中央美術學院王齊主創設計的“太空農場盲盒”,以及香港青少年航天研學營和《國興大道頌國興》主題活動影像等數字載體,以多元形式展現航天精神與家國情懷的深度融合,標志著航天科普與文化傳承協同發展邁入新階段。

△ 圖為太空音符數字載體搭載“中科衛星06星”
【傳統文化詮釋航天精神】
太空農場盲盒以“傳統農耕—現代農科—太空農業”為主線,融合原國家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吳杰題寫的“太空音符,播種夢想”、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意境及星軌紋樣,展現傳統文化與航天科技的深度交融。設計團隊通過‘天-地-人’和諧共生的東方美學,詮釋了太空育種與農耕文明跨越時空的對話,將古典詩詞對蒼穹的哲思與當代航天探索的壯舉詩意聯結,同時將《水調歌頭》全文一同搭載,凸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求索精神。

△ 圖為原國家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吳杰題寫、中央美術學院王齊主創設計的太空農場盲盒
【航天重器激發香江少年愛國情懷】
搭載的《香江少年·逐夢蒼穹》影像,記錄了香港中小學生參與文昌國際航天科普營的研學實踐,從觀摩長征七號火箭發射到親手培育太空種子,青少年通過沉浸式體驗將“國家”概念具象化。航天重器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的紐帶,以實踐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搭載的《國興大道頌國興》主題影像,記錄了2024年9月30日以“專題訪談+深度對話”形式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專題活動,此次實踐將黨的創新理論與航天成就深度融合,激發民眾自豪感,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精神動能。

△ 圖上為:香港中小學生在海南航天育種中心門口合影
△ 圖下為:《國興大道頌國興》主題活動合影
【跨界創新引領科普新范式】
本次任務通過“藝術+科技+教育”跨界模式,構建天地聯動的文化傳播體系。據太空音符CEO陳志梅介紹,“太空音符教育星座計劃”將加速推進50個中小學觀測基地建設,并依托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實驗數據共享。自2024年9月上市以來,“太空農場盲盒”已獲2024年海南東坡文旅大獎,并被列為香港“中國航天夢”活動指定獎品。香港勵志教育青年基金主席李子楓表示,這種沉浸式教育模式讓青少年深度參與從太空育種到觀測的全流程實踐非常有意義。
“我們不僅將盲盒送入太空,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探索的種子。”太空音符CEO陳志梅強調。未來,隨著教育星座的完善與系列教具、文創的推出,航天精神將持續點燃全球青少年的科學夢想,助力航天事業在星辰大海中綻放光芒。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