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志不忘!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十周年
知恥而后勇,知弱而圖強。硝煙雖已遠去,國恥民殤不應忘記。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86周年祭,這天是我們民族永恒的殤。
“淚泣長鳴震長空,血染秦淮尸遍野,一城硝煙魔屠盡,悲風神州血染紅。”
在推動國際社會正視這段歷史的過程中,華僑華人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貢獻。1992年,在美華人于成立了抗日戰(zhàn)爭史實維護會,并在1994年同世界其他社團在舊金山組成世界抗日戰(zhàn)爭史實維護聯(lián)合會,廣泛收集和傳播南京大屠殺事實,比如舉辦《拉貝日記》在紐約的新聞發(fā)布會、公布美國方面掌握的電報等資料。美國華裔歷史學家吳天威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fā)起建立了海外第一個“日本侵華浩劫紀念館”,并創(chuàng)辦《日本侵華研究》刊物和“日本侵華研究協(xié)會”。1995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nèi)绲侥暇┎稍L了孫宅巍、王衛(wèi)星、楊夏鳴等人后,將其已經(jīng)掌握的資料結(jié)合在中國的發(fā)現(xiàn),用英文撰寫了《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早在1991年旅美畫家李自健就創(chuàng)作《南京大屠殺》油畫,這 如同遙遠的絕響,疾言厲色,極其猛烈,直露了時代的硬傷。善與惡的對峙,血與淚的哭泣。每一個關心中華民族命運前途的人,都會感到直面后的顫動和不安,而沉思良久。
一個民族的尊嚴和命運應該如何去構(gòu)建和共生?大型史詩油畫——《南京大屠殺》 或許埋藏著答案。
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的一個剎那,我有幸來到李自健美術(shù)館。靜靜佇立在悲憤盤旋的畫面前,我感受到了曠古的無助。
冤魂、鬼魂、精魂、英魂,讓歷史的情緒有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一個嬰兒正趴在裸露著胸膛慘死了的母親身上昂首哭喊著,一位僧人躬身不語,正扶起一位垂危的老人,衲衣上已浸透了鮮血。站在在歷史的死胡同,我終于管窺見了人性的光輝。
即便是“九州含淚喑啞,天地為之一寒”,人間也有大義覺迷的希望!愛的種子被畫家重新發(fā)掘和播揚!
1991至1992年,當旅美畫家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進修,星云大師特別邀請青年畫家李自健為“南京大屠殺”這場曠世浩劫,留下傳世之作。回想起兒時往事,特別是目睹了“南京大屠殺”的曠世慘案,悲愴涌上星云大師心頭。李自健創(chuàng)作的油畫,沉淀著情真意切的文化情懷,深深感染了去國懷鄉(xiāng)的國際大僧——星云大師。獨具慧眼的星云大師欣賞毫無匠氣滯塞的作品。他敏銳地感覺到,李自健的畫能夠快速捕捉那些靈魂顫動的朦朧亮點,把人類心靈中真正長存而且有力量的東西揭示出來。而這并不僅僅是技法好的畫家就能做到的。此時,他做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提供給困頓于異邦的李自健“蒙迪拉精舍”去創(chuàng)作這一鴻篇巨制。

《南京大屠殺》 1991年 李自健作
然而,雕鏤人心遠比雕刻山河困難重重。把美學中所說的把歷史灰燼中純?nèi)坏耐庠诂F(xiàn)象詳盡而精準地再現(xiàn),這需要一種純?nèi)弧H祟惖目嚯y記憶,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純粹文化現(xiàn)象。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今后難于理解,別處無法想象,真實記錄下來就有警示后人的歷史價值。
一位漂泊海外的青年畫家,能夠設身處地站在一個民族大義的文化立場上勇敢揭示出歷史傷疤留下的內(nèi)心痛苦和矛盾,這讓星云大師感到無比欣慰。
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先后完成三稿:第一稿 1991年創(chuàng)作 213cm*290cm,2000年收藏并陳列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第二稿 2003年創(chuàng)作 235cm*336cm,2013年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并陳列于該館中央大廳。第三稿 2015年創(chuàng)作 445cm*315cm,現(xiàn)為著名企業(yè)家謝子龍先生收藏,長期陳列于長沙李自健美術(shù)館,為該館鎮(zhèn)館之作。
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因為就在今天,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6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同樣是在湘江之濱的李自健美術(shù)館。在文夕大火焚燒過的我的故鄉(xiāng)——長沙,23座高達6~11米的不銹鋼噴彩巨型漢字群雕昂首挺立,拱衛(wèi)著《南京大屠殺》油畫。
英武的雕塑安撫了凄怨的靈魂。這既勾起了中華民族根脈,又組成了對比。鋼鐵鑄就的漢字雕塑,傳遞火一樣的情感,而這已然不是民族恥辱的洶洶怒火,而是民族復興的熊熊之火!
國家公祭憶當年,
卅萬軍民血肉連。
遍野尸橫成恥辱,
兇殘日寇罪滔天。
屠城血證話當年,
山河破碎應明鑒。
如今挺立驅(qū)夷族,
國盛軍強雪國恨。
此時,漫卷美國華盛頓的北風卷著雪花向暖屋的玻璃撲打著,寒氣逼人。我打開小窗,留一點縫隙,那寒冷撲面而來,擁擠的排在窗前,想進來歇歇腳,暖和暖和!我看到雪花密密麻麻,踩著風的舞姿,翩翩而下。冬天的精靈純潔無私,化作暖流滋潤土地,使土地過冬積聚能量,慢慢蘇醒!冬天的集結(jié)號,正行走在去往春天的旅途中,有希望,有奔頭,冬寒心暖。雪水和土地交融化作春泥,生長迎接新的春天!
和平不易,永志不忘!


師帥,祖籍湖南長沙,法學博士,定居美國首都華盛頓。全美中國作家聯(lián)誼會副會長,現(xiàn)擔任中美企業(yè)家聯(lián)盟創(chuàng)業(yè)促進會法律顧問。多次應國內(nèi)媒體就 法律問題發(fā)表專家評論。熱愛詩詞記錄海外華人生活和思想情感,傳遞美好信息。作品散布在各網(wǎng)絡平臺及報刊雜志如《人民日報》,《中國詩刊》、 《國際日報》等,多次獲獎。出版詩集《灼熱》、《清涼》,《圓覺》三本。翻譯美國比較法法學名著《風險與理性》,《如法所能》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入選“中美元首法律交流計劃”圖書獎,在北京美國中心作為專家?guī)煳墨I收藏,獲得海內(nèi)外讀者廣泛好評。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