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龍吟雜志》刊載于江光影平面油畫作品



掬光影神采色 繪油畫新天地
品賞著名攝影家于江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
林玲
第一次見到中國著名攝影家于江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是2019年10月24日在法國召開的第25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會上。在巴黎的盧浮宮內,于江先生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展區觀眾駐足觀賞,成為中國非遺展區的一大亮點,于先生參展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不但受到了好評,其中一幅還被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由法國藝術家聯合會主席、國家博物館館長奧德哈女士為此頒發參展及收藏證書。
于江,出生于北京,中國光影平面油畫的創始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聯合會副會長,中華硯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華光影平面油畫藝術協會會長,英國皇家攝影協會終身榮譽會員高級攝影師。自2013年光影平面油畫誕生以來,其作品先后被人民網、新華網、人民藝術家、英國螺旋槳電視臺、世界財富收藏等數百家國家主流媒體報道,之后每年都有新的作品被中國及亞洲、歐洲等國際政界、皇室或藝術機構收藏。
當你觀賞那一幅幅山河景色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時,你會瞬間疑似跌入仙境洞天,這里有云崖枕清風織冠帶,綠樹環民舍染晚霞,小河搭橋望盡花艷,流云舞光影夢浪漫……美不勝收的畫面,牽著你的雙眸,牽著你的身心,激發著你的遐想,留戀著你的情思;而當你觀賞另外那些人物與靜物的光影平面油畫作品時,你會在不經意間沉迷于白發老奶奶臉上掛滿的笑容,你會傾慕于那身著藍色和綠色旗袍的中國淑女,所展示的中華民族的風情,溫柔而又典雅,你會感嘆到描繪中國長城的光影及色彩,明暗搭配而不失和諧,醒目豐滿而不顯雜亂,你會感受那些靜物的色調或鮮艷華麗,或古樸含蓄,總之,光影平面油畫作品仿佛像璀璨的七色光,投進了我們的朝夕流年,令人心馳神往。
光影平面油畫是著名攝影家于江先生三十多年的探索與研究,創作并推出的一個全新的畫種,是攝影與油畫兩種技藝的融合,兩種藝術的結晶,攝影采用了近焦距高光、剪切、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技術,油畫則將構圖、形體、色彩、肌理變化等要素相結合,既包含了傳統的中國畫意境的元素,傳統的西方油畫筆觸的藝術手法,又賦于了新時代、新科技網絡信息化的新穎審美標準,比如在油畫處理上融合了環保理念,添加了負氧離子空氣凈化科技成分,使得光影平面油畫作品擁有了新時代的符號-綠色環保。
最引人注目的是光影平面油畫作品的“視幻藝術”,即光于影的攝影藝術,讓你心跳的不僅僅是夢幻般的光,帶來了神采的春暉,大自然在光與影的相伴、相輔相成下,形體、層次、質感,千姿萬態,固有的質感及形體虛虛實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光與影的相遇,也意味著抽象性、象征性、夢幻性的相遇;光與影的色彩,完全揭示了人和宇宙的情感、價值;光與影的明暗、動靜之變,是藝術作品重要造型手段之一,在光影平面油畫作品中,完美地呈現了以上的特殊風格,給觀眾一個動人的視覺沖擊力。
光影平面油畫作品繪出了油畫的新天地,因為開放、創新的立意,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技術和諧地結合、攝影藝術與油畫藝術融合一體作畫,如今的攝影作品大多同質化比較嚴重,只要有質量上乘的相機,一般都能拍出好的照片,油畫是西洋畫的重要畫種之一,畫家們畫風各異,在美感、節奏、色調等方面同攝影各有千秋,能將這兩種藝術有機地結合,是光影平面油畫作品獨特的藝術表達語言,還因為運用光影感作為表現人之精神狀態的一種藝術手段,即傾入感情在油畫中的宣泄,探索并描繪自然界光、影、聲、色與人及萬物的交流,如此匠心獨運,掬光影的神韻、神采色,揉繪進油畫的畫面里,使古老沉重的油畫翩然散發出夢幻般的意境與情趣。
在二十一世際的今天,社會經濟實現高速度和效率,工作追求快馬加鞭,追求數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情感趣味、審美觀念,新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豐富多彩。藝術永遠需要多元共存,也將給光影平面油畫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理念基礎,同時打開了新的藝術空間。
2021年3月21日完稿于大巴黎
作者:林玲,筆名靈芝,法國華裔藝術評論撰稿人、《歐洲龍吟詩社》《龍吟》雜志責任編輯,活躍于眾多法中文化藝術、科技教育交流協會。曾為多屆法國巴黎大皇宮國際藝術展覽參展并獲獎的華裔畫家撰寫畫作評論。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