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繪意”——“泥人張”彩塑(北京支)藝術傳承人才培養成果展在京開幕

開幕式專家合影
2021年5月7日下午,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支持、北京工業大學為項目主體的“泥人張”彩塑(北京支)藝術傳承人才培養成果匯報展在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一層視覺藝術館正式啟幕。本次展覽的主題為“塑形繪意”,“塑”與“繪”的結合正是代表了“泥人張”彩塑藝術的核心表現手法。

張錩教授發言
本次展覽正值“泥塑”(北京泥人張)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公示結束之際,北京工業大學發揮作為北京高校的教學資源優勢和藝術設計學院傳統工藝美術特長,對于本次“泥人張”彩塑人才培養項目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而“泥人張”彩塑進入到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中,也為工大師生帶來民族藝術的視覺盛宴,更讓工大人體驗到生動鮮活的優秀傳統民間文化。
本次藝術傳承人才培養項目旨在幫助更多傳承人和從藝者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并以本次學習和展覽為契機,努力踐行工匠精神,在歷史和未來中尋找難忘的藝術瞬間,讓“泥人張”彩塑在北京不斷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而彩塑藝術的創作者更要通過自己的作品彩繪新生活,塑造新北京,謳歌新時代。

羅敏先生發言
“泥人張”彩塑源起自天津,是中國雕塑歷史上的重要代表性門類。上世紀50年代第三代傳人張景祜調入北京,先后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教學和創作;第四代傳人張錩教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從教三十余年,培養出一大批藝術創作人才,并且逐漸形成了具有學院化風格的“泥人張”彩塑(北京支)的鮮明特色。彩塑藝術也成為北京文化藝術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

領導、專家參觀展覽
本次展覽匯聚了學員們的彩塑作品80余件,此外還有部分在線學習者的創作作品,并且邀請了數位在京授課教師的精彩力作共計100余件。中央文史館研究員、中國民協顧問羅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泥人張” 第四代傳人張锠、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侯仰軍、中國園林博物館黨委書記劉耀忠、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羅敏、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史燕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導胥建國、董書兵、陳輝、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朱尚熹、著名美術理論家、《中國雕塑》主編宋偉光、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副總監胡俊峰、中國《營造文庫》編輯中心主任徐鳳安、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張明、王志剛、亳州市博物館、亳州文化館館長吳磊、北京工業大學紀委書記楊建新、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黃韜以及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相關領導等出席了開幕儀式并參觀了展覽。隨后的學術研討會上,各位與會專家各抒己見,對于本次培訓項目和展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展覽現場
在這初夏之際,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以本次“泥人張”彩塑(北京支)培訓和展覽為契機,為彩塑藝術的創作者和研究者創造一個相互交流、溝通研討的優質平臺,也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奉上一批形神俱佳的藝術精品,并且攜手講好生動、優美的中國故事,向黨的百年華誕貢獻一份滿含深情的文化之禮。

研討會現場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江西上饒:萬力集團將打造武夷山國際康養度假區
- ·下一篇文章:保利拍賣將推出重頭戲——“名家中堂作品及水墨專場”



